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3篇
  4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石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和直接诱导不定芽这两种途径获得了石竹的再生植株,比较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在离体培养中的效应。认为6-BA是诱导长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最有效的外源激素,适宜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5-2.0mg/L之间,当6-BA为1.0mg/L,NAA为0.3mg/L时,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频率最高,小苗生长状况也最好;将6-BA与NAA,IBA,Ad等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可提高诱导效果,增殖继代培养基中6-BA的质量浓度在0.1-0.3mg/L之间为宜,浓度过大,虽然芽增殖数量增多,但苗的畸形化和愈伤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3.
引种地被石竹的水分生理特性和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地被石竹为试材,通过水分胁迫试验,采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地被石竹的水分生理特性和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被石竹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以11:00—12:00蒸腾速率最高,不同季节峰值不同。夏季和秋季地被石竹水分利用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春季叶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曲线近似单峰曲线。一年中,夏季水分利用率最小,春季和秋季相对较高;影响叶片水分利用率变化的生理生态因子中,春季以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夏季为相对湿度、胞间CO2摩尔分数、气温,秋季为胞间CO2摩尔分数;轻度和中度胁迫条件下地被石竹叶片的含水量、水分亏缺和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轻度胁迫与对照叶绿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地被石竹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而降低,水分利用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系统,对不同季节地被石竹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并综合曲线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净光合速率(Pn)与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方程.结果表明:(1)地被石竹叶片Pn的日变化在春季和秋季呈单峰曲线型;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型,具有典型的光合"午睡"现象.(2)春季,蒸腾速率和气温是直接影响地被石竹叶片Pn的主要因子;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和气温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秋季,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3)地被石竹光补偿点约为56.94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800μmol.m-2.s-1,补偿点、饱和点均较高,属于喜光植物.  相似文献   
16.
长蕊石头花(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属于石竹科植物,又名霞草、丝石竹、山蚂蚱等。分布于华北、东北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山区及丘陵地区,生于向阳的砂质山坡及岩石缝中。  相似文献   
17.
以在山西省从南到北选择的15个采样点,共采集的13个野生石竹和7个野生瞿麦为试材,对采集的植株进行收集引种,建立引种档案,并进行繁殖试验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疆石竹亚科所含10属(共计77种,1变种)植物的分布、生境及系统位置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与新疆毗邻的哈萨克斯坦作了比较。通过研究指出新疆石竹亚科植物区系组成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丰富;(2)属于中亚成分,其中以准噶尔—土兰成分和中亚—新疆—西西伯利亚成分占主要地位;(3)新疆石竹亚科植物区系与哈萨克斯坦近缘;(4)分化较强烈,特有成分丰富;(5)生态型组成复杂;(6)以旧世界温带分布属占主要地位;(7)南北疆分布种数悬殊;(8)单种属丰富。  相似文献   
19.
石竹的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竹笋质优良,香、脆,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竹材杆壁厚,富弹性,是搭架、造纸、制作家具及加工其它物品的好材料,综合利用效益高,是一种优良的笋、竹两用散生竹种.但现有的石竹林长期处于野生和失管状态,只取不育,只收不管,竹林结构不合理,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为此,简介其丰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常夏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抗干旱,耐瘠薄,抗低温,耐盐碱。植株矮小,叶片细短而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严冬季节可忍受零下25~30℃短期低温。在“五一”前后开花。花期长达50天以上,既是花坛又是草坪,适合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