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22篇
  14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战汪涛 《农村百事通》2006,(8):41-41,86
1.产地和品种形成百子鹅原产于山东省金乡县的肖云、司马、化雨等乡,现分布于山东省金乡、微山、嘉祥、鱼台等县,存养量75万只左右。产地地处南阳湖西岸,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00 ̄233天,雨水充足,夏季降雨量457.8毫米,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水禽的饲养。由于地处  相似文献   
602.
为了避免霜冻对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利用1961—2020年山西南部46个气象站点逐日最低地面温度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南部初霜日和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山西南部地区平均初霜日、终霜日分别为10月17日和4月17日,平均无霜期为184天,分别以2.18、2.07、4.4天/10年的速率,呈明显推迟和提前及延长的变化特征,并且存在明显突变年,初霜日和终霜日及无霜期的突变年份分别为2005、2002、2001年;霜冻日期存在明显周期变化。空间特征为初霜日呈现东北部早、西南部晚,终霜日与初霜日相反,西南部早、东北部晚,无霜期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特早初霜日发生概率为东南部和西北部高,东北部和西南部低,特晚终霜日呈现临运盆地和临汾与晋城交界的河谷地带偏低、其余地区偏高的特征。海拔高度是影响山西南部地区霜期变化的关键地理因子,而春、秋季地面最低温度是影响霜期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霜期变化对农业影响巨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农作物受冻面积未随霜冻频次、强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或与现代设施农业防护措施水平快速提高有关。积温的明显增加将导致农作物发育提前,加大了霜冻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