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8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09篇
综合类   2603篇
农作物   62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51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早稻品种灌浆期高温胁迫后根系生理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不同早稻品种灌浆期高温胁迫后根系生理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影响,但对耐热型品种的影响显著小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型品种在高温胁迫后保护酶活性能较快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高温胁迫对耐热型水稻品种根系α-萘胺氧化力无影响,但热敏感品种根系氧化力明显下降,故根系α-萘胺氧化力可作为根系耐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直播早稻单产8 000 kg/hm2栽培调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早稻直播试验,结合生产示范调查,总结出依品种特性和产量目标结构对直播早稻进行的栽培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93.
双季晚稻免耕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季晚稻免耕覆盖栽培就是在早稻收割后,稻田不翻耕,立即灌深水,施足基肥,将鲜稻草覆盖田面后直接插秧的一种新型栽培方法。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94.
阐述优质稻"中浙优10号"在云南景谷湿热地区所处的地理、气候等环境状况,早稻种植所表现出的特征特性,以及播种季节选择、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主要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及C/N,秧苗根系活力提高了13.24%~48.31%,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喷施方式对提高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佳,基施方式对降低秧苗丙二醛含量效果最好。施用适量BR也可促进秧苗机插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喷施方式效果最好;浸种、喷施方式还能增强秧苗机插后20~30 d的单株分蘖力。【结论】播种前和出苗后进行两次适量的BR处理,有利形成壮苗和栽后活棵返青及分蘖,以播前0.15 mg/L浸种和秧苗1叶1心期0.10 mg/L喷施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6.
建国70年来,早稻在粮食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曾是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早稻品种的演变,矮杆品种更换高杆品种,新品种替代老品种,每一次早稻品种的更替,促进了早稻产量的提高。继续重视早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早稻的生产更需要政府的扶持。  相似文献   
97.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双季稻区水稻过量施肥带来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问题,设计不同品种氮肥梯度大田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早稻冠层数字图像,研究不同色彩参数及早稻氮素营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立双季早稻氮素营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氮肥处理下图像色彩参数差异不大;拔节期数字图像参数对氮素营养指标敏感;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图像参数INT与水稻氮素营养指标构建的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分别为0.895 7和0.924 7;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品种对于模型的构建影响不大,以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的叶片氮浓度(LNC)模型和以INT为敏感色彩参数构建的叶片氮积累量(LNA)回归模型效果最优,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则效果不佳。早稻冠层RGB颜色空间敏感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相关性较好,可以实现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诊断。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双季早稻侧土配方施肥施服技术参数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通过综合比较水稻生物学性状、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9.
在紫云英—早稻—晚稻轮作模式下,以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了减量化肥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紫云英对早稻产量、养分吸收、土壤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晚稻上的后效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60%化肥配施紫云英有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趋势,从而提高早稻籽粒产量;其中以60%化肥配施紫云英鲜草30 t/hm~2的早稻稻谷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5 013 kg/hm~2和9 224元/hm~2;以60%化肥配施紫云英鲜草15 t/hm~2时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大,分别为1 435元/hm~2和1.12;在晚稻少施化肥的情况下,早稻施用紫云英也能使晚稻稻谷增产6.0%~10.0%;配施紫云英可以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早稻吸氮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500千克左右,植株每亩总吸氮量平均为9.78千克,其中土壤供氮量占52.45%。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氮量占50.72%,中期占31.08%,后期占18.30%,以中期施氮对叶片含氮率影响最大。在高氮水平下,中期施氮导致茎鞘醣含量急剧下降。抽穗前植株吸氮量与每亩发育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结实率受每朵颖花占有抽穗前醣量的影响。最适 LAI 为6.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