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3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兜兰是世界上珍稀濒危、形态奇特、广泛栽培的兰科植物之一,全部野生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而被禁止贸易。中国原产兜兰种类有27种,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对这27种兜兰属植物的主要观赏特点、生态习性及园艺价值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2.
谭卫宁 《广西林业科学》2009,38(3):187-189,196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兜兰属(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内分布有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硬叶兜兰(P.micranthum)、白花兜兰(P.emersonii)、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和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共5种,在其资源现状、分布特征及保护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及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3.
204.
‘红韵兜兰'     
正‘红韵兜兰'(Paphiopedilum Ho Chi MinhPink Lady)由华南植物园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组曾宋君研究员、吴坤林博士、段俊研究员等科研人员与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红韵兜兰'是以德氏兜兰(P delenatii)为母本,越南兜兰(P.vietnamense)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无菌播种繁殖而成的杂交一代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杂  相似文献   
205.
中国洋兰     
野外生长的紫纹兜兰。紫纹兜兰又名香港拖鞋兰、香港兜兰,是一种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在园艺界中被誉为“香港小姐”,1850年在香港岛首次被发现。  相似文献   
206.
为了选育兜兰新品种,明确60Co-γ对兜兰不同发育时期的诱变效应,筛选适宜辐射剂量。以种子、瓶苗(不定芽增殖、不定根分化阶段)及小苗为材料,采用0、5、10、20、30、40 Gy的60Co-γ进行辐射,观测生长发育和变异情况,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阶段和不定根分化阶段为5 Gy,不定芽增殖阶段和小苗阶段为20 Gy。6.92 Gy是兜兰种子的半致死剂量。随着辐射剂量增大,种子的发芽率、不定芽殖增率、不定根分化率、小苗生长势下降,变异增多。同时,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兜兰种子在萌发阶段和不定根分化阶段需要适宜的低辐射剂量,不定芽增殖阶段和小苗阶段较高。在合适的辐射剂量下,诱导的变异性状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07.
为明确浙江省黄花菜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探究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建立快捷检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花菜叶斑病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测定其致病力及生物学特性,分析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效果,并以ITS和EF-1α序列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形态学特征以及ITS与EF-1α序列分析结果确定黄花菜叶斑病菌为杏黄镰孢Fusarium armeniacum。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pH 7时菌丝生长最快,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96%己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19 μg/mL。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体系在60℃条件下反应60 min,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YBR Green I染料染色均可判断检测结果。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杏黄镰孢,最低检测灵敏度为 100 pg/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倍。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可快速检测出人工接种和实际发病黄花菜叶片中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8.
秀丽兜兰(Paphiopedilum venustu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保护生物学价值,野外资源濒临灭绝,叶绿体基因组(cpDNA)具有基因组小、结构稳定、高度的保守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物种鉴定,了解秀丽兜兰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对揭示兜兰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秀丽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利用GeSeq、blast和hmmer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注释,采用MISA、CodonW、fasttre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基因组结构、基因数目、序列重复、密码子偏好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秀丽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一对反向重复区(IRs)将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分开,全长158 298 bp,GC含量为35.4%,共注释得到129个基因,包括79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4个假基因;检测到78个SSR位点,以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为主,分别占84.62%和10.26%,无五核苷酸重复,并且大多由A或T构成;确定了高频密码子32个,90.6%都以A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