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88篇
  386篇
综合类   1141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245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木质部细胞的特征性结构及其受PP_(333)的影响,试验通过对温室葡萄喷施PP_(333)后的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的解离、观察,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PP333处理对各类型细胞的X形态结构没有明显影响;(2)浓度不同对各类细胞的长度和直径抑制作用不同,喷施1500mg/L浓度的PP_(333)对其营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通过该试验的研究,为更好地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果树的生理生态特征和化学调控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防火隔离带(以下称防火道),是防止和阻截森林草原火灾蔓延的基础设施。自1996年开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阿鲁科尔沁旗对林区的防火道用点烧和机械带状整地的方法开设防火道,既保护了植被,防止了由机械开设造成的土壤沙化,又能减少成本和资金投入。 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的北部,有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天然草牧场,是自治区级重点森林防火地区之一。1962年,位于罕山地区  相似文献   
73.
苔藓植物形体虽微小,结构亦简单,药用历史却很长。中国本草类古籍,如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官修《嘉佑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等,曾记载了大金发藓、大叶藓具有“败热散毒、治骨热”、“壮元阳,强腰肾”的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泥炭藓由于具有吸水、抗菌作用而被大量作为棉花敷料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生物碱、黄酮、萜类、木质素以及酚类等越来越多的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物质在苔藓中被发现和分离出来,以及其抗菌性、药理和临床应用等工作的开展,苔藓植物的药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4.
针对云南省原始望天树林遭受不同程度毁坏的状况,以轮耕撂荒后,人为影响少,自然恢复起来的望天树次生林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坡向(阳、阴坡)及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了望天树次生林树种种类的更替以及层次结构的变化趋势,以此研究望天树林的演替过程,为保护和恢复望天树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阔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方法,利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江西部分次生阔叶林的类型进行数量分类.德兴2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宁冈、信丰4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将生长较为迅速,分布在山坡中下部,立地条件较好的栲树林、米储林、甜槠林、木荷林等划为一个经营类型;将生长较慢,分布在立地较差的石栎林、青冈林、福建青冈林划分为另一个经营类型.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可以更好地经营好次生阔叶林,同时可获得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76.
青钱柳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样地青钱柳叶片的鞣质、生物碱、总黄酮、游离蒽醌、绿原酸、皂甙、总酚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青钱柳叶片中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在各个样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天台县华顶山的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最高,其它样地相对较低,其高低顺序为华顶山>钱江源>四明山>庐山>大盘山;(2)相同成分在不同的样地也有差异,青钱柳叶片鞣质含量最高的样地是庐山,生物碱、总黄酮、游离蒽醌、皂甙含量最高的样地是钱江源,绿原酸、总酚以华顶山样地最高;(3)不同样地叶片中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相关性不高;(4)系统聚类分析显示,5个样地可聚为二类,华顶山、四明山、庐山聚成一类,钱江源、大盘山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77.
次生阔叶林改建为食用菌原料林后的群落恢复和林分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12年生林相较好的天然次生阔叶林,通过择伐更新和皆伐人促更新2种经营方式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研究发现,择伐经营的经济效益较高,且有利于群落的快速恢复,经过7a的封育,林分蓄积量已达到择伐前的水平。皆伐人促更新获得的食用菌材虽较择伐利用高出40%左右,但因经营强度过大,保留的幼树受损严重而不利于伐后林木的生长与恢复,封育期内蓄积增长量分别为择伐更新和对照未经营区的64 7%和73 41%。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择伐和皆伐人促更新措施后群落恢复较快。疏伐后因透光度的急剧增加,阳性和中性树种大量侵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的比例增高。到第7a时,高位芽植物的比例已接近未经营区的状态,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未经营的天然阔叶林,物种均匀度则与其相近。研究还发现,2种更新经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损失较小,经过7a的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已基本达到原有天然林水平。  相似文献   
78.
根据盐渍荒漠的地理分布和成因,把我国盐渍化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及平原区盐渍土、滨海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总结了我国盐渍化防治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综述了我国盐渍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同时对盐渍荒漠化领域研究、技术特点和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资料研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Convers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to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is a common management practice in subtropical China.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bial biomass in one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wo C. lanceolata plantation site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forest conversio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t the Huito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orestry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centratio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NH4^+-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much lower under C. lanceolata plantations as compared to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on of C. lanceolata plantations was only 53%, 46% of that in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and microbial biomass N was 97% and 79%, respectively. The contribu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C to soil organic C was also lower in the plantation sites.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microbial N to total nitrogen and NH4^+-N was greater in the C. lanceolata plantation sites. Therefore, convers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to C. lanceolata plantation and continuous planting of C. lanceolata led to the decline i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forest soil in subtropical China.  相似文献   
80.
次生幼龄林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物种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浙江省仙居县俞坑村的封山育林区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样地2块,对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其对次生幼林乔木物种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了7~11,乔木物种增加了2~5科,3~8属.自然恢复为以壳斗科、杉科、山茶科、樟科、胡桃科、安息香科等物种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的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