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1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提高豆渣的利用率、拓宽豆渣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豆渣-玉米粉挤压膨化加工后所得分散体系的流变特性。分别考察了加工温度、喂料含水率和豆渣添加量对挤压产品分散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并从频率扫描试验和蠕变及蠕变回复试验对豆渣-玉米糊进行了动态流变特性研究。频率扫描试验得到豆渣-玉米糊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律模型,蠕变及蠕变回复试验表明其蠕变特性符合伯格斯模型,且均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42.
玉米粉水解过程中还原糖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玉米粉水解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将玉米粉在水浴中进行酸水解,加入的玉米粉、蒸馏水和稀硫酸的比例是1∶100∶15,温度保持在100℃。在水解的过程中,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DNS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水解过程中的还原糖量,每1 h测定1次,从而准确地了解玉米粉的水解程度。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比较适宜测定还原糖含量,但还原糖测定仪法更具优势,其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测定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43.
1.饲料配方①乳狗。以10只乳狗的日饲用量为例:动物肉或内脏850克,用绞肉机绞碎后加鸡蛋3个、玉米粉500克、切碎的青菜850克、生长素适量(按说明书使用),加入少量浓缩的骨肉汤或牛奶、米汤,  相似文献   
44.
<正>在国内,早期用于饲料加工业的磷脂产品主要为浓缩磷脂(也称磷脂油)。此类产品因未标准化,产品的磷脂含量不一,粘度范围较宽。磷脂含量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不易于泵送和喷涂添加;磷脂含量过  相似文献   
45.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汁生产大国(其他果汁果酱果脯果酒产量也大多位居世界前列),占全世界苹果汁总产量的70%,年产量近100万吨,排放的苹果渣数量巨大。苹果渣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质5%,粗脂肪5.1%,粗纤维18.98%,粗灰分2.84%,无氮浸出物59%,钙0.13%,  相似文献   
46.
1.原料准备。无霉变的早籼米或陈米10份,黏性较好的糯米3份,玉米粉、白糖各1份。将早籼米或陈米、糯米淘洗干净,分别放人锅内加水煮烂。  相似文献   
47.
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量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国家南方区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单因素及其互作对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有显著影响。基肥配施对糊化特征值(崩解值除外)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氮处理。基肥配施处理下,氮磷钾均施时糯玉米粉糊化温度适中,其它糊化特征值较高;随着拔节期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升后降趋势,回复值逐渐增加,糊化温度相对稳定。秋播糯玉米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较高,回复值、崩解值和糊化温度较低。与渝糯7号相比,苏玉糯5号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崩解值,较高的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相关分析表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且回复值与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显著正相关。【结论】糯玉米生产中,秋播处理下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适量追氮,可调优糯玉米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48.
49.
应用微波辐照技术降解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的方法测定玉米粉中AFB1的含量。试验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以及AFB1初始含量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加热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照主要利用非热效应对AFB1进行降解,当功率为250 W、时间为30 min时,AFB1降解率大于90%,残留量在国标和欧盟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微波辐照处理对玉米粉营养品质影响较小,且AFB1降解产物毒性明显降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0.
萎蔫和玉米粉混合处理对紫花苜蓿袋装式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袋式灌装青贮方式,探讨了萎蔫和添加玉米粉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萎蔫处理1.5d后,待原料含水量由75.6%调节到60.7%进行袋式青贮,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乙酸、丁酸、氨态氮含量,可明显改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在新鲜紫花苜蓿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粉(5%、10%、15%、20%和25%),不但可明显改善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还可以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其中以添加20%玉米粉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