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59篇
基础科学   43篇
  88篇
综合类   1968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138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甘蓝春季高产栽培技术,可应用于越冬—早春各类露地、保护地甘蓝栽培模式,即露地越冬春甘蓝高产栽培、早春保护地甘蓝高产栽培、早春露地春甘蓝高产栽培等,对各类型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能为甘蓝春季生产及栽培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2001年开始,我们从上海市种子公司引进甘蓝品种KK早秋,进行夏季反季节栽培,总面积13.4hm2。从栽培实践看,KK早秋抗病、耐热、结球紧实、球大、外形美观、品质优良,是一个比较适合江南夏季反季节栽培的甘蓝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1.1苗床准备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力强、空气通透性好,管理方便的场地作苗床。人工配制营养土可用50%~70%土壤,加20%~30%腐熟有机肥,再加5%~10%草木灰、腐熟人粪尿配制而成。苗床要求土细、肥匀、床面平整,每667m2大田要求6~10m2左右苗床。1.2播种播种期4月至6月均可。播种前苗床要浇…  相似文献   
84.
山东省甘蓝制种主要采用露地越冬方式 ,技术难度较大。为获得理想的产量 ,我公司几年来研究并总结出以下制种技术要点。1 播期 晚熟品种 8月 1~ 5日播父本 ,10~ 15日播母本。早熟品种 9月 5日父母本同期播种。2 育苗做畦 高温季节育苗 ,防雨十分重要。选择地势高的沙壤地做畦 ,畦宽 1.4 m,长 15m。畦四边带沟 ,沟宽 0 .7m,深 0 .2 m。 1公顷制种田需要 30个育苗畦。畦能排能灌 ,以保证苗齐、苗旺。施足底肥 每畦施腐熟饼肥 1kg、磷肥 2 .5kg,腐熟土杂肥 10 0 kg。禁止施氮肥做底肥。浅翻、整平、踏实 ,刮平。育苗方法 育苗前准备好…  相似文献   
85.
塑料拱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在近几年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早春甘蓝-番茄-大白菜间墩菜豆拱棚四作四收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既保证了早春甘蓝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够在夏季采用防雨防虫措施,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拱棚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春大葱、秋萝卜套种越冬甘蓝的模式,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年内土地利用时空上基本无缝对接,实现了作物之间的轮作倒茬,有利于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拉高复种指数.详细阐述了各个茬次的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过程省工、省时,便于机械化作业,人工投入比较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7.
牛心甘蓝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文章报道了以甘蓝叶、白菜叶、灰菜叶、大豆粉、菜豆粉、玉米粉、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的5种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甘蓝叶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配方—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饲养效果最好,甘蓝夜蛾不仅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产卵量、蛹重、幼虫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天然饲料,用该人工饲料连续饲养4代甘蓝夜蛾,未发现饲养后代生命力减退现象,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来室内大量连续饲养甘蓝夜蛾。  相似文献   
89.
菜青虫是我们北方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象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油菜等,偏嗜厚叶类蔬菜。  相似文献   
90.
甘蓝幼苗分别培养在缺N(oN)、缺P(oP)、缺Ca(oCa)或缺K(oK)的不完全营养液中,培养56 d后分别于离体(Seg)和非离体(Int)叶片上接种黑斑病菌,以N,P,Ca和K营养素齐全的全营养液为对照,通过调查不同营养液处理后甘蓝叶片黑斑病的病斑大小,探讨N,P,Ca和K等无机营养素对黑斑病菌侵染甘蓝幼苗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完成:第1部分缺N,缺P和缺Ca 3个处理同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培养的甘蓝叶片黑斑病病斑大小有显著差异,顺序为对照>缺P>缺Ca>缺N处理;而在对照、缺P和缺Ca处理中,同一处理的非离体叶片病斑明显大于离体叶片病斑,缺N处理情况则相反。第2部分缺K处理的试验中,接种后5 d的病斑明显小于对照,非离体叶片与离体叶片接种后的病斑分别比对照小53%和14%;而缺K处理的离体叶片病斑显著比非离体叶片大(37%),并且病情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接种22 d后植株叶片和离体叶片的病斑大小趋于平衡。相关性分析表明,接种后5 d甘蓝幼苗活体组织和衰老组织的症状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从试验2接种后22 d以及整个试验所有数据的结果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r=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