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619篇
基础科学   323篇
  453篇
综合类   3284篇
农作物   335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1738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5):28-34
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看做是林分中的"单木",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了林分中"单木"与"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通过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利用已构建的森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针对人工林的林学特征与经营方式,探究人工林经营中森林结构稳定性的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林分质量较差的小班时,可将其更新为面积较小的小班,在小班上选择性更新与周围小班不同的树种,使面积较大的小班逐渐演替为"混交"的面积较小的小班。这一过程平衡了面积较大的小班周围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2)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林窗时,可以在林窗中补植与周围优势树种不同的林木。这一过程降低了林窗周围节点的介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研究森林耦合网络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解决小班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布局,旨在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兼顾林业生产的可操作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水稻大田群体晒田时期在距拔节期20d左右的6月中旬分蘖高峰期,气象因子初步分析, 6月15日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晒田始期临界点,以晒田至复水期(各处理均晒田7d)时段内平均积温166.5±4.48℃,日均23.8±0.61℃达到分蘖高峰期,其中以晒田前期是增加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关键时段;适宜晒田的茎蘖数以达到17--18万株/666.7㎡开始晒田;秧苗移栽大田至返青期,群体茎蘖数出现平均减蘖30%左右,以此权衡适宜移栽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103.
《种业导刊》2014,(10):36-42
<正>导语:2014年4月26日,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郑州召开第七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西瓜和马铃薯7种主要农作物53个新品种,本刊自9期起陆续刊登。水稻品种名称:郑稻20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1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种人员:尹海庆、王生轩、王越涛、王付华、陈献功等品种来源:郑稻18号/徐稻5号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5~165天。株高95.3~105.6cm,株型紧凑,叶色绿,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主茎叶片数17~18片,半散穗,穗长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设施蚕豆冻害以及产量的影响,以鲜食蚕豆品种通鲜2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架膜时间、播期和种植密度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架膜时间的推迟,轻度冻害以及无头苗的数量相应增加,即冻害逐渐加重,但产量增加;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分枝数、  相似文献   
105.
《畜禽业》2015,(4):5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通过构建文库和测序的方法,在山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发现了一系列与山羊产羔数相关的重要基因,为利用分子育种方法提高山羊产羔数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繁殖与发育》期刊上。据团队首席研究员储明星介绍,产羔数是山羊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经济指标,该指标是由多个器官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复杂性状,其遗传基础还不清楚。济宁青山羊  相似文献   
106.
宁麦22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3品种名称:宁麦22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宁麦12系选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3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8cm,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28.8万穗,穗粒数39.4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时滞SIR传染病模型.确定了决定计算机病毒消失或继续存在的基本再生数,通过分析系统对应的特征方程,得到无病平衡点与地方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利用La Salle不变原理,证明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燕麦穗粒数形成过程与源、库特征之间的关系,连续两年以10个不同来源、熟期、穗型、株型、小穗数的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幼穗分化阶段及抽穗期源库特征,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燕麦基因型源库特征及对穗粒数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穗粒数形成过程存在基因型差异,幼穗分化较好品种的穗粒数较全部品种平均值高11.22%~65.43%;幼穗分化较好品种的光合势、干物质量、粒数叶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幼穗分化较差品种,其中粒数叶比和收获指数是影响穗粒数形成的主要因素,粒数叶比和收获指数较全部品种平均值分别高0.99%~68.74%和0.85%~13.80%。综上所述,源库协调是燕麦幼穗分化良好的生理基础,可通过提高光合势和干物质量达到增源的目的,进而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09.
采用206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遵糯4号鲜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密度和播期范围内,随二因素升高,鲜穗数先升后降。综合考虑,密度在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水平区间内,有利于遵糯4号鲜穗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正>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鉴于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科学上尚没有明确的定论,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特别是食品安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将启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