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66篇
  199篇
综合类   1566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472篇
畜牧兽医   186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为深入了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脂肪酸结合蛋白HaFABP1在参与细胞内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功能,基于酵母单杂交结果从幼虫中肠cDNA中扩增得到HaFABP1的开发阅读框,构建重组菌株BL21-pET28a-HaFABP1,进行融合蛋白His-HaFABP1的诱导和纯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棉铃虫不同时期和组织中HaFABP1的表达规律,最后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下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组织内HaFABP1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棉铃虫HaFABP1为405 bp,编码13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08 kD和5.54;在37℃下用0.5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菌株4 h后,得到约18.4 kD的可溶性蛋白His-HaFABP1,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条带单一且大小符合预期;HaFABP1在棉铃虫的脂肪体、中肠、体壁和头部中都有表达,在头部的表达量最低,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HaFABP1在棉铃虫幼虫的每个发育时期都有表达,表达量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龄时最低而1龄时最高;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饲料饲喂棉铃虫6龄幼虫6 h和15 h后,中肠内HaFABP1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表明HaFABP1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关,并且有可能参与了昆虫的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蒲公英对肉仔鸡盲肠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500、1 000 mg/kg蒲公英粉末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通过测定分析肉仔鸡盲肠食糜中的肠道菌群和SCFAs含量以对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盲肠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肉鸡盲肠菌群绿弯菌门和黏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肉仔鸡盲肠中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肉鸡盲肠中乙酸含量与厚壁菌门、CHKCI001、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丁酸含量与厚壁菌门、粪栖杆菌属、CHKCI001、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异丁酸以及异戊酸含量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乙酸、丁酸以及戊酸含量与拟...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发酵海鲜菇菌糠对简阳大耳黄羊屠宰性能、羊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简阳大耳黄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C组,对照组)、20%(L组)、30%(M组)、40%(H组)发酵海鲜菇菌糠。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L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H组(P<0.05),肺脏、肾脏、瘤胃、小肠、大肠重量以及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眼肌面积、肺脏、肾脏、瘤胃、小肠以及大肠重量呈二次变化(P<0.05)。2)各组间背最长肌pH无显著差异(P>0.05);L组24和48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且均随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变化(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H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H组(P<0.05)。3)L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天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H组(P<0.05),丙氨酸、缬...  相似文献   
104.
肠道内短链脂肪酸(SCFAs)是后肠道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也是肠道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宿主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如维持肠道稳态和健康、参与脂肪组织和肝脏中糖脂代谢、调控宿主能量稳态等。文章对SCFAs形成转运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SCFAs和促进肉鸡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已登录的中华绒螯蟹一种Δ6去饱和酶基因(Accession Number:JX946434)及菁夜蛾去饱和酶基因(Accession Number:KJ622055.1)的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逆转录PCR以及RACE技术克隆了中华绒螯蟹另一种Δ6去饱和酶基因FAD6-b的全长序列。经序列分析,中华绒螯蟹FAD6-b cDNA全长为2 31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326 bp,共编码442个氨基酸(Accession Number:KP876058),理论分子量为50.86 ku,理论等电点为8.47,FAD6-b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一条中华绒螯蟹Δ6去饱和酶基因的一致性为76%。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表达实验表明,中华绒螯蟹FAD6-b基因成功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 DNA中,重组质粒pCold TF-fad6b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IPTG诱导后的重组菌出现了单一的蛋白条带,且大小与预期(105.86 ku)一致,可溶性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存在于蛋白上清液中。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蛋白纯化液经电泳检测后显示出特异性单一条带,进一步证明了pCold TF-fad6b的成功构建和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与6×His抗体进行了特异性结合,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培养条件对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细胞中脂类的数量及质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改变培养条件及在不同的时期收获对微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有着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培养基成分、光强、温度、通气量和生长期5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温度影响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对指数生长期、指数生长末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的三角褐指藻脂肪酸进行研究,发现在指数生长末期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最高。实时定量PCR分析三角褐指藻Δ5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变化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指数生长期表达量最高。为了探讨温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作者在不同温度下对三角褐指藻进行了培养,并测定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到达指数生长末期所需时间缩短;不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的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6∶lΔ9、Cl8∶lΔ9、C18∶2Δ9,12、C20∶5n3(EPA),总脂肪酸随着温度的升高依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5℃时EP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达到最高值25.71%。  相似文献   
108.
乌龟肌肉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结果表明,乌龟的水分、总糖、灰分含量分别为80 24%,0 66%和0 95%。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 64%,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 16%和43 39%,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Ie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分为82 63;乌龟肌肉脂肪含量为1 51%,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达39.32%,其次为C16∶0及C22∶6,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总量的76 83%。  相似文献   
109.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测定分析并评价了养殖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白色卵膜(WEM)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EM (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2.34%、1.76%、5.28%和0.34%。WEM(干样)中氨基酸(AA)总量为55.53%,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19.8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为65.6%,构成比例符合 FAO/ WHO 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鲜味氨基酸( DTAA)总量为29.53%。WEM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Phe + Tyr),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38.03。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19.21%。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以磷(P)质量分数最高(1423.2 mg·kg -1)。结果表明,WEM 营养组分较为全面,与野生黑色卵膜(BEM)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质量分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是导致白化受精卵孵化率降低的关键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