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绍一种新的改良水溶剂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有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明茶皂素亚致死浓度(LC20)不同时间处理对蛞蝓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蛞蝓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液法测定茶皂素对蛞蝓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C20处理6 h、12 h、24 h、48 h和72 h蛞蝓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茶皂素对蛞蝓72 h的LC20为5.123 mg/mL;茶皂素LC20不同时间处理SOD、POD和CAT的活性分别为1.31~2.43 U/mg、3.87~4.58 U/mg和15.99~28.33 U/mg,对SOD表现为抑制作用,对POD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对CAT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不同时间处理CarE、AchE和GSTs的活性分别为4.57~5.97 U/mg、0.44~0.58 U/mg和39.00~56.74 U/mg,各时间处理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结论】茶皂素对蛞蝓具有较高的浸杀活性,72h亚致死浓度(LC20)为5.123mg/mL,可有效干扰蛞蝓体内SOD、POD、CAT、CarE、AchE和GSTs的活性,扰乱其正常生理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3.
茶皂素、生石灰等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寿螺已成为我国南方局部稻区严重危害水稻的有害生物,为解决常用的化学杀螺剂污染环境和农产品的问题,分别在室内和大田环境下研究了生石灰、碳酸氢铵、茶麸和茶皂素4种替代物质防治福寿螺的效果。茶皂素、茶麸和生石灰对稻田福寿螺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室内试验中40 mg/L和50 mg/L茶皂素处理在48 h 即达到了100%的防效;在大田试验中茶皂素6.0 g/m2的处理在第4天、1.5 g/m2的处理在第16天均达到了100%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和持效性也显著优于其它物质。30 g/m2和45 g/m2的茶麸处理以及45 g/m2的生石灰处理在大田试验第16天的防治效果也在80%以上。这3种物质对稻田稗草还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碳酸氢铵对福寿螺防治效果较差,且能促进稻田稗草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茶麸和生石灰可作为化学杀螺剂的替代物质在大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茶皂素和噻菌灵混配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噻菌灵及其混剂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噻菌灵混剂对沙糖橘采后青绿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与噻菌灵配比为8:2时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05.
高含量茶皂素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路  田洁华 《茶叶科学》1995,15(2):127-136
茶皂素含量的高低是制约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探索低碳链脂肪醇对茶皂素的作用规律,首次把萃取技术应用于茶皂素的精提过程,并巧妙地利用辅助试剂C-2的助萃作用,经反复试验和验证,提出了以正戊醇:C-2:粗皂素液=1:0.6:1(V/V/V)萃取体系为核心的制备高含量茶皂素的完整工艺技术。提取的茶皂素,其含量>75%,得率(以茶籽饼计)为10%,表面活性明显改善。该产品已在建材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6.
茶皂素表面活性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荣祥  夏春华 《茶叶》1996,22(2):13-15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寻找植源性杀线虫活性材料,利用Bursaphelenchus xyluplilus和Meloidogyne incognita作为室内离体生测目标,测定了油茶籽饼等植物材料的杀线活性,以及茶皂素制剂和油茶籽饼对作物根结线虫的盆栽和大田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籽饼、茶果皮和茶籽粗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10 mg·mL-1,作用72 h,B.xyluplilus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作用48 h,油茶籽饼和茶籽粗提物对M.incognita达到中强杀线活性,其毒力有明显浓度效应;茶皂素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良好盆栽防效,用茶皂素(有效含量)1.5和0.75 g·kg-1处理盆土30 d后,番茄的根结和M.incognita 2龄幼虫(Juvenile 2,J2)均下降,对番茄苗期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在瓜蒌出苗前1周,沟施油茶籽饼,用量2.5 t·hm-2时对大田瓜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抑制土壤中J2的增殖,对瓜蒌的挂果数和果径有一定的增加。该文首次报道油茶副产物对作物线虫病害的盆栽和田间防效,为直接利用油茶籽饼或茶籽等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茶皂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其优良的物理性能、独特的化学结构及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故能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制备茶皂素改性衍生物产品,这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控制、表面活性剂、环保农药、阻燃剂等领域。为了拓宽茶皂素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文中简述了国内外对茶皂素单体结构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几个利用茶皂素采用物理处理、化学改性等方法制备茶皂素改性衍生物的研究实例,阐述了茶皂素改性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对以茶皂素为高产量林源生物质资源制备开发新型材料、功能产品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9.
30%茶皂素对草地蝗虫的防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辣椒碱、茶皂素及二者的混剂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生测结果表明:辣椒碱与茶皂素及混剂对抑制棉花枯萎病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增效作用,LC50=0.063 44μg/mL,共毒系数为122.73;试验中两种药剂及其混剂仅对病菌有抑菌作用,但无杀菌作用。1 mL浓度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处理菌丝悬浮液,发现处理后的菌丝短而分枝少,菌丝形成隔膜较早,老化快,细胞壁变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