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蒜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 选用蒜头大、蒜瓣多、不易抽芽、耐贮藏、生长迅速且品质好的白皮蒜苗,新疆白蒜、乐都紫皮大蒜等。  相似文献   
32.
更正     
丰蒜一号是江苏省丰县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蒜新品种,较徐州白蒜表现为中早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早、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属蒜薹蒜头两用型品种,适宜黄准流域秋季种植。该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粗1.5—2.0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权;一生有叶12-14片.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拔薹,脆嫩味佳。蒜头外皮略带紫色条斑,横径5.3—7.2厘米.大于5.0厘米的蒜头85%以上,单头千重50~80.2克,最重达360克以上,每头8-10瓣。全生育期215天左右,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高产田达1100公斤以上。一般每亩产鲜蒜头2250公斤以上.高产田达3000公斤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该品种是利用大葱和苦瓜基因转入到普通大蒜体内而育成的一种多倍体转基因巨型大蒜,其蒜头单头重250~600克,最大的单头重达900克,可称世界大蒜王。其蒜苗株高60~160厘米,叶长35厘米,宽8厘米,8片叶,亩产蒜头2000公斤以上,单个蒜薹重50克,亩产蒜薹300公斤以上,可连续多年作种不  相似文献   
34.
从云南引进蒜头果种子,在合肥、黄山地区试种,观察其1年生幼苗抗旱抗寒能力、病虫害情况,定期定株测苗高、地径,绘制生长苗高、地径生长曲线及生长量曲线图,比较两地蒜头果生长差异,预测该苗在安徽的生长情况。试验证明:1年生蒜头果幼苗在安徽低海拔地区生长良好,初步反映蒜头果对安徽气候特点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就当年生长量而言,合肥地区苗木生长好于黄山,说明该苗喜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35.
地膜大蒜是我县近几年推广的保护地蔬菜高产高效实用技术。地膜大蒜蒜薹、蒜头近年来平均667m2收入达3000~4000元,2010年667m2收入高达6000~8000元,成为开发多千田和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模式和技术。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低温贮藏:贮藏前应将蒜头晾干。如果未晾干,蒜头会因湿度过高而导致腐烂。大蒜一般应贮藏在温度0~0.6℃、空气相对湿度65%~70%、通风干燥、无烟火的菜窖或房子里。此法可贮藏6~7个月。高温贮藏:大蒜在5~18℃下会迅速发芽。但将采收后的大蒜放在30~34℃高温环境中贮藏,可保  相似文献   
37.
38.
巧贮大蒜头     
一、采前喷洒抑芽剂贮藏大蒜在收获前5~10天内,用0.2%的青鲜素(MH)抑芽剂喷洒基叶。MH抑芽剂通过叶片吸收并转移到蒜瓣的幼芽中,从而抑制其生长,达到保鲜的目的。收获时可将大蒜头扎成小捆,码放或挂在通风、遮荫、防雨、干燥、凉  相似文献   
39.
新近调查发现国家级濒危二级保护树种蒜头果,在云南省文山富宁只有6株,为加强和保护蒜头果,云南省已将蒜头果纳入《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计划》,实施重点保护。蒜头果属铁青树科蒜头果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树种。在我国仅自然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至广西西部的狭长地带。由于其种子富含油脂,是  相似文献   
40.
【目的】鉴定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蒜头果内生木霉资源的利用及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3株分离自蒜头果茎部和根部的内生木霉。通过接种效应试验,测定根施3种木霉菌液和无菌水(对照)后,蒜头果幼苗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木霉的根系定殖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处理的蒜头果幼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构建木霉属菌种系统发育树以及对菌落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确定3株内生木霉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SF15)、贵州木霉(T. guizhouense,SF548)和绒毛木霉(T. tomentosum,SF434)。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株高增量、叶片增量显著高于对照,3种木霉处理的幼苗茎粗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和根部吸器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最大吸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且不同处理组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与根部吸器数量呈一定正相关,而与最大吸器直径呈一定负相关。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幼苗地下、地上、全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434的处理组全株鲜质量及地下和全株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3个接菌组蒜头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OD、S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根系定殖率分别为64.25%和61.78%,显著高于接种SF434的根系定殖率55.57%。基于各项测定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不同处理组幼苗品质的综合排名为:接种SF15的处理>接种SF548的处理>接种SF434的处理>对照。【结论】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对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菌株SF15和SF548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为蒜头果潜在的促生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