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649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0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花形酷似蝴蝶,色彩艳丽,亭亭玉立,宛若空中飞舞,总是引来最多关注的目光,这就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蝴蝶兰。配上讲究的花盆,家养或者作礼品,是兰科中上乘珍品,点缀居室客厅、观花观叶、气质高雅、令人赏心悦目、富有时代气息。那么,怎样莳养管护好蝴蝶兰,应掌握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2.
《技术与市场》2007,(3):5-5
深圳市精品花卉中心开业,深圳市区内又添一处购花、赏花的休闲场所。时下,精品花卉中心汇集了大花蕙兰、彩色马蹄莲、牡丹、蝴蝶兰、文心兰、凤梨、杜鹃、水仙、红掌、君子兰等年宵花共100多个品种、50万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蝴蝶兰催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蝴蝶兰(Phalaenopsis)是兰科植物中最著名的几个属之一,它那优美的姿态和特长的花期使它不仅在观赏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花卉市场上亦占有重要一席。但由于绝大多数品种在自然环境下通常一年只开一次花,而且花期基本集中在3—5月份之间,这使它的观赏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相似文献   
74.
蝴蝶兰双梗品种甜格格成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促进蝴蝶兰开花的适宜温度及肥水培育方案,为蝴蝶兰花期促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促进蝴蝶兰成熟苗花芽分化发育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肥水的影响较小。不同低温处理模式对蝴蝶兰甜格格的催花进程及花发育影响差异显著。24℃/18℃处理下蝴蝶兰花芽形成和发育最好;20℃/18℃处理下花芽形成很好但发育不佳,整体开花进程较慢;昼间高温阻碍蝴蝶兰花芽形成,28℃/20℃处理下蝴蝶兰未能形成花芽,植株营养生长良好。最佳低温及肥水处理模式为采用夜温18℃、昼温24℃进行低温处理,同时施用花多多1号肥,在此处理中蝴蝶兰花发育进程快,低温处理20 d开始抽梗,70 d开始现蕾,94 d开花,98 d进入盛花期;花梗发育质量良好,抽梗率为100.00%,双梗率为85.71%,平均花梗长37.27 cm,花梗侧分枝率14.29%,侧分枝长8.95 cm;开花整齐度高,现蕾率达100.00%,开花率61.90%,花蕾数10.10个/株,花朵数2.00个/株。  相似文献   
75.
E类MADS-box是花器官发育分子模型中必不可少的基因,通过突变体研究其表达模式将为深入理解兰科植物花器官的分子机理与完善花发育调控理论提供依据。采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蝴蝶兰花瓣中克隆了一个E类MADS-box基因PhaSEP3(GenBank登录号为MZ436812),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该基因在蝴蝶兰不同组织和5种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1 236 bp,具有7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250个氨基酸,其C端具有SEPⅠ和SEPⅡ基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蝴蝶兰属的PeSEP3和AGL9亲缘关系最近。组织特异表达分析表明,PhaSEP3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和授粉后子房中表达;在不同突变体中,PhaSEP3基因在侧萼唇瓣化突变体的萼片和唇瓣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退化雄蕊瓣化突变体的侧瓣、唇瓣和子房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蕊柱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侧瓣唇瓣化突变体的侧瓣和唇瓣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侧瓣退化突变体的侧瓣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在蕊柱和子房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侧瓣雄化突变体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萼片和侧瓣中均显著升高。分析认为,PhaSEP3基因主要调控蝴蝶兰花器官各轮组织与授粉后子房的发育,在突变体花器官中,PhaSEP3类基因可能与其他花发育基因互作参与花器官形态的发育调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兰科植物花器官多样性的调控机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76.
为筛选与蝴蝶兰花黄白底色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黄金豹'蝴蝶兰(♀)和'白天使'蝴蝶兰(♂)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选择33个分布在5个不同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黄色底色杂交后代和仅有的2个纯黄色个体作为黄色底色群体,35个分布在对应5个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白色底色杂交后代作为白色底色群体,分别提取DNA并等量混合后构建2个不同底色DNA混池,采用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结合BSA技术,对与花底色密切相关的候选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64 874个SLAF标签,其中含21 031个多态性SLAF标签,多态率为12.76%。SLAF标记在亲本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2×,在子代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6×。关联分析表明,在阈值0.745 5时,筛选得到15个与花底色相关的SLAF候选标记,具27个SNP位点。采用SNaPshot测序技术在2个亲本、11个子代和4个不同的种质资源中验证SNP位点,筛选发现,Marker35886和Marker70907的2个SNP位点与相关SLAF序列中的SNP位点一致,对花底色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6.67%和73.33%,组合准确率达93.33%。本研究筛选到的2个SNP位点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位点在蝴蝶兰育种早期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7.
郑农火凤凰是2009年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郑农200215(♀)、郑农20026(♂)为亲本采用杂交方法育成的蝴蝶兰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易增殖、长势强、好养易催花、花朵大(第1朵花直径10.5 cm 左右),花色红艳、花形圆整、级别高(平均主枝着花10朵左右,总花朵数可达20朵以上)、花期长(3个月以上),抗逆性好,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8.
该文以蝴蝶兰原优良品种"满天红"花梗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满天红"蝴蝶兰花梗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细胞分裂素及其使用浓度和不同pH等对"满天红"蝴蝶兰影响的研究,得出了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诱导植株再生的最佳方案,进一步加快蝴蝶兰名贵品种的扩大繁殖。  相似文献   
79.
许多因子影响组培苗幼苗的成长,例如培养基内碳源、矿物质、养分、荷尔蒙、光合作用有效能量、温度、培养基酸碱值、相对湿度、组培瓶换气率和与微生物(真菌、细菌)等。本文从糖分、二氧化碳、乙烯、光照方向、相对湿度和氧气等方面综述了影响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常见的因子。  相似文献   
80.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Group 01~Group 11),17个数量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低于双亲或高于双亲,表现为中亲优势或正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优势;杂交后代在花色、斑纹、花朵质地、唇瓣须状物、株高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性状分离,今后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筛选,并为部分花部性状的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