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273篇
基础科学   29篇
  18篇
综合类   1036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果树》2017,(Z1):17-18
‘翠雪梨’是四川省苍溪梨研究所、苍溪县农业局以‘苍溪雪梨’作父本、日本‘二宫白梨’作母本杂交培育出的早熟梨新品种。经多年观察表明,该品种适应川北地区环境、气候条件,且表现早熟、丰产、优质、耐贮等优良特性。201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翠冠’梨果锈形成过程,为阐明‘翠冠’梨果锈形成机制和研制果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光学、体式、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翠冠’梨果锈形态与发生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花后49~56 d,果实进入快速生长期,果肉细胞体积增大,向外扩张,而表皮、亚表皮以及近果皮多层细胞不能同步增大,导致角质膜断裂,表皮、亚表皮细胞先胞壁加厚,然后扭曲变形、破裂、死亡。单宁细胞下3~5层细长形薄壁细胞,在果锈形成过程中,细胞壁也急剧加厚,但不再破裂,而是形成保护层,起到次生保护作用。【结论】‘翠冠’梨果锈主要是破碎的角质膜、木质化加厚的表皮和亚表皮细胞及果点上易剥落的物质。果锈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花后49~56 d。  相似文献   
53.
《中国瓜菜》2017,(9):25-27
‘甜香玉’是以‘FLM73216’为母本、‘FLM73205’为父本育成的薄皮甜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健、综合抗性好、易坐果。果实梨形,果实发育期约29 d,单果质量0.48 kg。果皮淡黄绿色,成熟后有微黄晕,果面光洁,果脐中平。果肉淡绿色,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肉质酥脆、细,香味浓郁,口感风味俱佳。吊蔓栽培平均每667 m~2产量2978 kg。全国大部分地区保护地和露地均可种植。2013年通过安徽省鉴定登记。  相似文献   
54.
百隆玉958是遵义市百隆源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用自育自交系Y 433作母本,外引自交系QB 44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贵州省2年区试平均单产682.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91%.17个点次13增4减,增产点率76.5%.201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57.5kg/667m2,比对照增产12.5%,8个点次7增1减,增产点率87.5%.百隆玉958,表现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宜贵州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5.
侯本军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白翠云 《种子》2017,(6):117-119
根据2013-2014年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结果数据,分析了鲜玉糯4号的品质、理化及皮渣率、产量、植株、穗部及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鲜玉糯4号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国审玉2015035).  相似文献   
56.
根据翠冠梨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对建瓯种植翠冠梨的气候条件进行利弊分析,从气候角度出发提出了种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玉2862S系湖南民升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广亲和籼粳中间型两系不育系福228S为母本,以抗倒性强、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和620S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8代系谱选择而育成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米质优、配合力好等优点,2019年1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介绍了玉2862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表现及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8.
发展长江中游玉米生产是解决本区域玉米产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适应性和实用性,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传统种植的双季稻(对照)、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共4种两熟制种植模式,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和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和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和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可见,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是适宜在长江中游推广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9.
范杰 《农业考古》2021,(1):7-16
红山文化出土玉蚕反映出辽西地区至少在距今5500-5000年便已经开始认识和利用桑蚕和柞蚕资源了。这不仅使得辽西所在的燕辽地区成为除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之外的又一史前蚕资源利用中心,也将中国最早开始利用柞蚕的时间和地区从汉代的山东半岛,追溯到红山时期的辽西地区。同时,玉柞蚕在数量上的优势,暗示着野蚕资源仍是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蚕丝的主要来源。红山文化“以玉为蚕”和“以蚕化龙”的认识和表现手法与商周时期不谋而合,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直根系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0.
沧玉76是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采用C1058×CB128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多点高产示范平均产量均在10000 kg/hm2以上。2017年的适应性研究与示范试验中,产量为11831.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0.33%。从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沧玉7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