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76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44篇
  295篇
综合类   1089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比较了三种提取剂:1mol/LNH_4OAc、0.005mol/LDTPA-TEA,0.1mol/L,HC1,对南北方的水稻土和灰钙土中的有效态Cd、Cu、Zn、Pb的提取率、各种相关性以及临界提取量和误差等。结果表明:北方灰钙土中有效态Cd的适宜提取剂为NH_4OAc,其次为DTPA、HC1;有效态Cu、Zn的适宜提取剂皆为DTPA,而南方水稻土中有效Cd、Cu的适宜提取剂也均为DTPA。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1年生刺槐和紫穗槐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100%,80%,60%,40%)和胁迫(土壤含量分别为0,300,500,1 000,2 000,3 000mg/kg)处理,分析在水分和单一及交互胁迫条件下,2种植物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槐和紫穗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水分和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单一水分胁迫下,刺槐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单一胁迫,当土壤含量相同时,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的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分胁迫处理;在或水分单一胁迫及二者的交互胁迫中,当土壤含量相同时(土壤含量为3 000mg/kg处理除外),各水分胁迫处理的刺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单一水分或胁迫条件下,刺槐、紫穗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未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降低。【结论】水分和交互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提高刺槐和紫穗槐抗旱性的贡献大于抗性;刺槐积累脯氨酸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紫穗槐,而紫穗槐合成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103.
伏安法测定铅镉锌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0.01mol/lH3PO4底液中连续测定镉,,镉锌的伏安法,四元素峰电位分别为-0.09V,0.47V-0.71V,-098V,峰形好,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6-0.08。  相似文献   
104.
为筛选出土壤污染的敏感微生物及酶学指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该文研究了土壤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及土壤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添加浓度的提高,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脲酶则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土壤脱氢酶活性则在低浓度下上升而随着添加浓度的进一步提高迅速降低,可见,这两种酶对土壤毒害反应灵敏,可以作为土壤污染评价的指标,而土壤磷酸酶则对浓度的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不适宜作为土壤污染评价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年代铅锌矿渣中细菌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抗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代锌矿渣堆化学性质的改变同细菌群体重金属和抗生素抗性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堆积年代的延长,矿渣堆5~10cm和25~30cm层面的化学性质差异增加。与这种空间上的环境因子分化相对应,312株随机分离的细菌菌株和97株节杆菌菌株在5种重金属和4种抗生素的抗性比例上也发生了变化:堆积时间在80a左右的C矿渣抗性菌株比例同较年轻的矿渣A(约10a)、B(约20a)有较大差别,但有趣的是矿渣A和矿渣C在层面上的差异都较矿渣B大:  相似文献   
106.
环境铅镉污染对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白银矿区周围农田土壤、灌溉用水、牧草、农作物、粮食和动物全血、被毛及组织中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检测了当地动物组织器官机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工厂在冶炼过程中已造成Pb、Cd、Cu、Zn对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区(P <0.01),其中牧草中Pb、Cd的平均含量是对照区的9和680倍,粮食中为10和35倍,并通过食物链系统导致马和羊发生Pb-Cd联合中毒,呈现典型的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和肝脏、肾脏及肺脏等实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同时,动物性食品中Pb、Cd蓄积直接威胁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示动物体内Pb、Cd含量的分析可作为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标识。  相似文献   
107.
李向力  章建军  朱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41-3341,3372
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如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等.结果表明,的线性测定范围为O~160ng,相关系数r=0.9999,的检出限为O.59ng/ml.该法测定蔬菜中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在0.05水平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8.
研究表明水稻田土壤中藻类种群丰富,其中蓝藻11属、硅藻5属、绿藻7属、裸藻1属,数量上以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绿藻、裸藻很少。经重金属铜、镍、、锌分别处理的土壤样品藻类数量变化很大,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其临界值为铜10mg·kg~(-1),锌100mg·kg~(-1),镍>100mg·kg~(-1)。多种金属混合总体毒害增加,但铜、、毒害呈减弱趋势。除铜以外,这些重金属对藻类种群结构未有剧烈的影响,但铜在高浓度时对蓝藻的抑制作用比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强烈。  相似文献   
109.
采选矿活动对铅锌矿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湘西境内凤凰锌矿区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为对象,研究了锌矿区水体中Pb、Zn、Hg等元素的污染状况及成因。结果表明,凤凰锌矿区内地表水受到重金属复合污染,其中水Pb严重污染,水Zn轻度污染,水Hg中度污染。矿区地表水中Pb、Zn、Hg平均含量分别为(0.145±0.060)mg·L-1(、0.362±0.393)mg·L-1和(0.175±0.359)!g·L-1,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国家标准(GB3828-2002)相比,矿区水Pb平均含量超过国标Ⅳ类水质量标准2.9倍,Zn基本符合国家Ⅲ类水水质标准,Hg超过国标Ⅲ类水质量标准1.75倍。溪流水体自净作用对水质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该能力受距污染源的距离、流程长度以及水质污染程度的影响。水体中Pb、Zn、Hg的含量受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的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和人为采选矿活动也深刻影响它们在水体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0.
土壤镉、锌、铅复合污染对芹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1):36-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