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7篇
综合类   2430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652篇
园艺   478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为筛选适用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性别分化过程研究和不同器官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文冠果性别分化关键期的顶芽和侧芽、根、茎、叶、种仁、雌能花和雄能花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鉴定7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UBQ,EF-1α,TUB,eIF-4α,18S rRNA和GAPDH)在各样品中的表达量,并评价7个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7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各基因在雌能花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在雄能花中的表达处于较低水平;适用于文冠果性别分化过程的最优内参基因为UBQ和eIF-4α,适用于不同器官的最优内参基因为EF-1α和GAPDH。研究结果将对今后进行文冠果性别分化过程研究和不同器官中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影响水稻花培一次成苗的主要因素为:(1)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基因型对一次成苗有重要作用.基本培养基以N′6的为最好;激素配比以2,4—D0.02+NAA2.50+KT4-6mg/L为佳;3种基因型一次培养的绿苗率大小顺序为粳型品种C57>籼粳交(早香17×C57)杂种F1>籼型品种早香17.(2)培养基保持pH值5.8、蔗糖浓度8.5%,并添加丝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各40mg/L和谷氨酰胺400mg/L,所获一次培养的绿苗率最高;添加0.1%活性炭的有抑制作用.(3)低温(9-10℃)预处理对一次成苗有重要作用.早香17以预处理5-10d的为宜,C57以10—16d的较好.恒温处理优于变温处理的.高温(30℃)预培养的作用不大.接种后进行暗培养对一次成苗有利.  相似文献   
103.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人的实用意义。因为许多养殖鱼类其生物学或经济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和个体人小等雌雄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就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4.
观察了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osa(A.Chev.)C.F.Liang et A.R.Fenguson]“东山峰78—16”雌花芽形态分化的各个时期,同时测试了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的营养生理代谢.结果表明;美味猕猴桃雌花芽形态分化始于2月下旬,终于5月中旬,结果母枝中的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氮、磷,钾等矿质元素以及C/N 比,在花芽形态分化前均不断升高,而进入分化盛期时,则均迅速下降,但结果母枝中的含水量变化不大.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计有17种氨基酸参与代谢.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占总量的13.2%,最低的是蛋氨酸,只占0.6%,表明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可能与花芽分化时合成特殊的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玉米新杂交种出叶速度叶龄及穗分化解剖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制订我县玉米亩产500公斤高产模式,采取“白箱”研究法,对我县“85”、“95”期间将要推广的川农单交9号、掖单51号、成单13号、成单14号良种的出叶速度,发根速度,叶龄与雌雄穗分化关系,叶面积动态进行系统观察,摸清其发生、发展及同伸规律,作为制订模式栽培技术的依据,特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在胚鼠中脑曲分离神经干细胞,探讨IL-1α诱导胚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效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胚胎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加入IL-1α诱导其分化,通过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鉴定,并统计分析其诱导效能.结果:胚鼠中脑的腹侧中脑曲部位分离获得了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细胞球,且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IL-1α能明显提高NSC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比例(IL-1α组14.3%±0.8%vs对照组2.6%±0.3%,P<0.05).结论:胚鼠中脑存在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和中脑神经干细胞被IL-1α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7.
应用ISSR-PCR对西伯利亚红松19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技术,以引种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Du Tour)不同地理分布区的19个种源为材抖,筛选出12个引物,获得总位点数148条,其中多态位点数136条,多态位点比率为91.89%。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种源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26.48%,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Ⅰ)平均值为0.1563);种源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动(Nm为0.2461)和遗传分化(Nei指数平均值为0.1068,Gst平均值为0.3298);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67.02%,种群间占32.98%。综合UPGMA聚类分析、地理变异规律及生态类型,种源划分结果为:西萨彦-阿尔泰山地生态区种源;东西伯利亚南部高原生态区种源;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态区种源。  相似文献   
108.
以山东省超级小麦项目组近几年育成的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小花分化历程的观察比较和在不同地力下产量及产量结构三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小花原基初始分化到四分体形成期所经历的天数为31~37天,大穗型品种历时较长。小花分化的开始时间主要与品种抽穗期早晚有关,与品种类型关系不大。超级小麦的产量水平随土壤肥力提高而增加,在高肥地力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在中肥和低肥地力下,多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中间型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好,是超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9.
在测定重庆市仅有的蚊母树属3物种33个个体的32项形态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物种形态分化及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①各物种在个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但分化程度不一;②蚊母树属植物营养器官形态分化较繁殖器官明显,说明繁殖器官受环境影响较小,性状较稳定;③3物种间鉴别性状明显,种间界定较为准确;④3物种间亲缘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在系统地位上中华蚊母树处于小叶蚊母树和杨梅叶蚊母树之间,与小叶蚊母树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杨梅叶蚊母树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10.
烟粉虱复合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 是由具有遗传分化的不同地理种群组成的复合种。本文介绍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世界各国对烟粉虱核糖体ITS1(rDNA ITS1)、线粒体COI(mtDNA COI)基因大量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根据mtDNA COI和rDNA ITS1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可分为5组,即亚洲组(Asia group)、美洲组(America group)、非洲组(Africa group)、澳洲组(Australia group)、B型/地中海/中东/北非/Ms型组(Biotype B/Mediterranean/Middle Eastern/Northern Africa/Biotype Ms group);此外,还包括3个没有特定组的种群,即乌干达(Uganda)、科特迪瓦(Ivory Coast和台湾(Taiwan)种群。地理隔离可能是造成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重要驱动力。许多具有入侵性或生物学优势的烟粉虱种群随着人类活动而传入新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加强烟粉虱生物型的监测,遏制已入侵烟粉虱种群的蔓延,防止新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烟粉虱种群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