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7篇
  36篇
综合类   291篇
农作物   6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ABA 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荔枝果实幼果期ABA 含量很高, 之后下降, 在转红前1 周急剧上升, 形成一个峰值。果皮、果肉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ABA 相似, 但其跃变发生在ABA 之后, 且跃变较小。伴随着乙烯的跃变, 有一个糖代谢和转化酶活性的跃变。于转熟前用STS 处理荔枝果实, 导致果实转色和成熟延迟。果实发育后期, ABA 急剧增加可能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乙烯启动果实成熟, 果皮转红着色。  相似文献   
92.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PhyB和ABA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秋眠性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短日照和低温是导致苜蓿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检测了3个不同秋眠型苜蓿在8,12和16 h光照光周期条件下叶片和顶芽中PhyB和ABA的含量,并探讨其对秋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和非秋眠苜蓿相比,秋眠苜蓿叶片中PhyB含量高,PhyB作为绿色植物主要光受体可能通过光周期调控或参与了苜蓿的秋眠;并且3个品种均是在8 h光照下PhyB合成量高,暗示长暗期利于其合成。2)和12,16 h光照相比,8 h处理顶芽和第一展开叶中ABA含量最高,显然短日照利于ABA的合成;8 h光照处理时,秋眠型苜蓿品种Vernal ABA含量分别比半秋眠型CW5 0 2和非秋眠型CUF1 0 1高2.1 2和2.0 3倍,1 2 h光照处理ABA含量Vernal比CW5 0 2和CUF1 0 1分别高3 6.2 4%和46.46%,但16 h光照处理ABA含量并不表现上述规律,说明8和12 h光照程度不同地为苜蓿创造了逆境效应,ABA可能是调控或诱导秋眠的激素。3)8 h光照下苜蓿秋眠特征明显,生长严重受抑,不开花;12 h光照下苜蓿秋眠特征比8 h光照处理轻,生长受抑但抑制程度低于8 h光照处理,不开花;16 h光照下3个品种生长、开花正常。可能是PhyB含量多寡程度不同地调控了光周期反应,进而影响了ABA合成,而ABA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通过合成量不同调控了不同秋眠基因表达,诱发了秋眠。  相似文献   
93.
用6-苄氨基嘌呤(BA)和脱落酸(ABA)配合400 mmol/L NaCl定位涂抹盆栽C3植物大麦的穗和上位叶片,分析了植物体激素水平的局部改变对叶片盐胁迫下整株水平上Na 、K 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BA或ABA处理上位叶片或穗后,有效地缓解了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大麦根和冠中的Na 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冠中Na 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冠中的Na 主要是从叶片向叶鞘、茎和穗中运输积累,穗中Na 的积累最显著。各处理下大麦根和冠中K 的含量变化很小,但上位叶鞘中K 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用BA和ABA均有利于增强盐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向大麦穗中的运输积累,其中BA能有效提高冠层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表明穗中Na 、K 和脯氨酸的分布格局不仅受自身激素平衡的调节,而且也受植株其他部位激素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94.
ABA处理对油菜角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ABA的施用对油菜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外源ABA浓度与油菜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油菜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油菜终花期,采用浓度分别为1、2、100和200μmol/L的ABA对油菜角果进行喷施处理,测定了喷施后0、5、10和15d的角果光合特征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外源ABA施用浓度对油菜光合及产量有显著影响。高浓度的ABA处理降低了油菜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量,而低浓度的ABA处理后这些指标均显著提高。[结论]ABA对植物的促进或是抑制作用取决于外源ABA的施用浓度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低浓度ABA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可能与它提高了油菜角果的水分利用率(WUE)有关。  相似文献   
95.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96.
试验以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CuSO4、AgNO3、脱落酸(ABA)对草地早熟禾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K3诱导培养基中添加CuSO4对草地早熟禾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除DP192-10之外的3个品种都发生了明显的形态上的变化,DP-LF-300和2W42-117在添加5μmol/LCuSO4的培养基上诱导出了乳白色、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2W42-117的胚性愈伤率高达40%。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AgNO3、ABA对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脱落酸(ABA)浸种对涝渍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借鉴。[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和0.1μmol/LABA溶液浸种24 h,正常催芽萌发至胚根长2~5 mm,涝渍处理72 h,测定水稻种子的出苗率及各项形态指标。[结果]与涝渍对照相比,ABA浸种处理的出苗率、根长、株高、干重、相对活力指数分别增加了38.7%、23.6%、13.3%、37.8%和34.8%。[结论]ABA处理可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出苗率、秧苗素质及种子相对活力指数。  相似文献   
98.
为在分子水平阐明外源乙烯利、1-MCP和ABA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内源ABA合成代谢的影响,并揭示ABA调控果实后熟机理。本研究以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外源乙烯利、1-MCP和ABA处理猕猴桃果实,分别运用高相液相色谱(HPLC)和RT-qPCR分析20℃贮存条件下对猕猴桃内源ABA合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XanDHPYR/PYLPP2CABF的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下PP2CABF基因表达量在DAH17~DAH58都显著低于对照组,XanDHPYR/PYL在DAH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后迅速回落。在ABA处理下XanDH基因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DAH17表达量最高。PP2CPYR/PYL在DAH17经历高峰后逐渐回落至低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ABF在采后前期有较高的表达量,经历峰值后急速回落,在后熟中后期表达水平较低。1-MCP处理下,在整个后熟阶段,XanDH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DAH17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落。与对照组相比,PP2C基因表达量持续上升,ABF基因持续下调;PYR/PYL在DAH17表达量最高而后下调,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乙烯利、1-MCP、ABA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内源ABA合成、信号传导有较大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外源乙烯利、1-MCP和ABA对猕猴桃果实采后衰老的调控作用及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0 mmol/LNaCI胁迫下,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番茄幼苗离子、多胺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植株体内K 含量、K /Na 值,显著降低了Na 含量;外源NO使精胺(Spin)、亚精胺(Spd)、多胺(Pas)含量、(Spd Spm)/Put(腐胺)值和AB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明显增加,Put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增加但不显著,Put/Pas值在胁迫4~8 d之间显著下降,O~4 d之间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0.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8):2384-2396
Salinity tolerance i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index for crop breeding. Roots are typically the first plant tissue to withstand salt stress.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 (SlTPP4) gene is induced by abscisic acid (ABA) and salt, and is mainly expressed in roots. Overexpression of SlTPP4 in tomato enhanced tolerance to salt stress, resulting in better growth performance. Under saline conditions, SlTPP4 overexpression plants demonstrated enhanced sucrose metabolism, as well a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salt tolerance.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ABA biosynthesi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was enhanced or altered, respectively. In-depth exploration demonstrated that SlTPP4 enhances Casparian band development in roots to restrict the intake of Na+. Our study thus clarifies the mechanism of SlTPP4-mediated salt tolerance, which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breeding of salt-tolerant tomato cr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