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796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19篇
  68篇
综合类   652篇
农作物   32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谢国阳 《福建林业科技》2012,(1):153-155,170
在分析福建省油茶良种繁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力度、充分挖掘自主选育品种、积极提升现有品种质量、强化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加强油茶良种生产指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彭凌  刘主  朱必凤 《北方园艺》2007,(11):218-21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肉质果、肉质叶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YWG-C18(10μm,4.6mm×250mm i.d.)色谱柱,以0.02 M醋酸钠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下检测.回收率为:94.8%~10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03.
油茶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研究了油茶产量结构因素、叶部因素、树体形态因素、土壤肥力因素等4组因素与油茶产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这4组因素都与产量有显著相关。依据林分产量——密度数量关系,确定了最适栽培密度,并提出了丰产林分的若干营养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04.
间作茶园中茶树生态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1,27(6):658-664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是亚热带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喜光、耐荫、喜湿、畏寒的特性,其生长发育与茶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在强光、高温、低湿条件下,对茶芽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致使夏秋茶低产劣质。为此,近20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广泛地开展了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的研究,认为适度遮荫(即种植遮荫树)能明显地提高茶叶产量和绿茶品质。但是,对间作茶园的生态条件与茶树主要生理活动(诸如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的关系报道甚少。为此,我们研究了茶园间作对茶树主要生理活动的影响,并与单作茶园比较,以揭示生态生理特性,从而为建立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交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06.
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Ⅱ、水杨酸甲酯、二十四烷、芳樟醇旋光异构体、α-松油醇、壬醛等7种化合物,芳樟醇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39.97%。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低海拔区域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对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的22个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开花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花期始于1月下旬,结束于4月中下旬,花期长达62.5 d,花期较集中,但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显著,开花期最早的是无性系dy144,最晚的是无性系hy31。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无性系hy54、hy179,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53.5 d;最短的是无性系hy58,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26.5d。22个无性系之间开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无性系dy156、hy8、hy28、hy31、hy43、hy47、hy59、hy63、hy54、hy71、hy179可以考虑作为园林观赏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8.
以山茶属植物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品种花克瑞墨大牡丹以及茶(Camellia sinensis)的2个品种(白茶、乐茶)为材料,设置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了铝对山茶属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铝处理促进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净光合速率的升高,高浓度的铝处理抑制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降低了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变化不大,说明低浓度的铝能促进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浓度铝抑制了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低温胁迫对山茶物种2个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效果较好,同时对杀菌剂在田间的施用方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