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4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林业   67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16篇
  297篇
综合类   1211篇
农作物   315篇
水产渔业   499篇
畜牧兽医   1292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24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氮代谢参数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天数为84±17 d,体重为569±47 kg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粉碎小麦( GW)和粉碎玉米(GC)的日粮,4个处理组分别为(DM基础):W0组(0%GW+27.9%GC),W9.6组(9.6%GW+19.2%GC),W19.2组(19.2%GW+9.6%GC)和W28.8组(28.8%GW+0%GC)。结果表明: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未受影响;随着日粮中小麦比例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呈二次曲线增加趋势(P=0.07),牛奶尿素氮(MUN)浓度线性增加(P<0.01),且W28.8组显著高于W0和W19.2组(P<0.01);粪氮排出量未受日粮影响,尿氮排出量呈线性增加趋势(P=0.08);尿氮(P=0.02)和总排出氮(粪氮+尿氮)(P=0.05)占食入氮的比例呈二次曲线降低;尿素氮产量(P<0.01)及其占总尿氮的比例(P=0.03)线性增加,且W19.2和W28.8组的尿素氮产量显著高于(P=0.01)其他2组;尿中尿囊素(P=0.05)和总嘌呤(P=0.09)产量呈线性降低趋势,W9.6组的微生物氮产量显著(P=0.02)高于W28.8组。结果提示:泌乳盛期奶牛日粮中用9.6%的粉碎小麦替代玉米效果最佳,高比例的小麦替代玉米( W28.8组)时能够增加尿氮及奶和尿中尿素氮的排出量,降低微生物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2.
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冷的水域,水温常年在0℃以下,许多生物在南大洋降温过程中走向灭绝,而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大洋逐渐变冷过程中快速进化,成为冰冻海域最繁盛的脊椎动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极亚目鱼类基因组完成测序和分析,人们对这些鱼类在冰冻环境下生存和繁衍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本文从抗冻蛋白的起源、血液发生、抗过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淡腌青鱼的腐败与其微生物代谢能力的关系,利用Biolog GENⅢ微孔板对淡腌青鱼货架期终点的特定腐败菌(木糖葡萄球菌)在5、15、25、33℃4种温度下的碳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对代谢曲线进行拟合,并以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指标研究其代谢速率,分析木糖葡萄球菌利用碳源能力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木糖葡萄球菌能利用糖、氨基酸和羧酸类等碳源;相同温度下木糖葡萄球菌对碳源的代谢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糖、羧酸、氨基酸,其中单糖(葡萄糖、甘露糖)、双糖(蔗糖、海藻糖)、多糖及其糖类衍生物(N-乙酰-β-D-甘露糖胺、β-甲酰-D-葡糖)、氨基酸(谷氨酸、丝氨酸)和羧酸(L-乳酸)的代谢较强。木糖葡萄球菌在25℃下的延滞期最短,进入指数期最快。通过对木糖葡萄球菌在不同温度下各种碳源代谢能力的分析,为优化产品配方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缺镁胁迫对龙眼苗期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镁胁迫对龙眼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镁胁迫下 ,龙眼叶片硝酸还原酶 (NR)活性下降 ,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 ,水解氨基酸总量减少 ,蛋白质合成受阻而分解加剧 ;核酸酶 (RNase)活性提高 ,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 (DNA)含量降低 ,缺镁对RNA的影响比DNA大 ;活性氧 (O2-)净产生速率增加。统计分析表明 ,缺镁胁迫下 ,龙眼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是其合成受阻、分解加剧以及活性氧毒害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施用苹果酸对烤烟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饼肥发酵产物和烟草中含量较高的苹果酸,研究其对烤烟氮代谢的影响。盆栽试验设置4种浓度的苹果酸溶液处理(g/L):0、1、2、3,分别在移栽后20和40.d灌根。移栽50.d后,各处理取3株进行生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适量的苹果酸促进了土壤氮素的释放,增加烟株氮积累量,一定范围内随着苹果酸用量的增加,根系活力提高,根部氮代谢加强,表现为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硝态氮含量降低,铵态氮含量升高;而氮素在叶部还原量减少,表现为硝态氮含量的减少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降低。说明施用苹果酸改变了氮在根部和叶部代谢的状况,使氮在根部还原和同化的比例增加,在叶中还原的比例减小,总体上促进了烤烟氮代谢。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25∶75)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品种为“春丽”和“蜜玲珑”)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了植株各器官干重占全株干重的百分比。随氮素形态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硝酸盐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NO3--N∶NH4 -N为50∶50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07.
甘薯抗疮痂病多胺与吲哚乙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受疮痂病菌侵染前后多胺和吲哚乙酸代谢变化结果表明 ,感染疮痂病菌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吲哚乙酸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降低 ,多胺总量及腐胺含量增加 ,腐胺 / (精胺 亚精胺 )比值升高 ,感病品种变化幅度高于抗病品种。疮痂病菌侵入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下降 ,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而抗病品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8.
探讨了半胱胺和酵母铬对猪内分泌激素和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有提高血清G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FT3/FT4的趋势(P>0.05),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显著提高GH的含量和FT3/FT4(P<0.05),显著降低了FT4的含量(P<0.05);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有降低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的趋势(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胰岛素(Ins)的含量(P<0.05),但分别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有提高Glu/Ins的趋势(P>0.05),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显著提高了Glu/Ins(P<0.05)。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均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的趋势(P>0.05),有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HDL/LDL的趋势(P>0.05),添加半胱胺或同时添加酵母铬降低了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P>0.05),只添加酵母铬对LDL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体重为(13.08±2.40)g、体长为(10.37±0.73)c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10 d,试验组S10、S15、S25分别饥饿10、15、25 d后再恢复饱食投喂10 d。结果表明:在饥饿状态下,日本囊对虾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饥饿前15 d迅速上升,饥饿第15~25 d趋于平稳,肝胰脏中蛋白质的含量则一直较稳定;恢复投喂后,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而肝胰脏中蛋白质的含量上升。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饥饿前期(0~5 d)保持平稳,但在之后的第5~15 d则迅速下降,最后又恢复至最初水平;恢复投喂后,除S25组外其余各组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RNA/DNA的值在饥饿初期(0~5 d)略有下降,之后保持稳定,肝胰脏中RNA/DNA的值则在短期下降后有所上升;恢复投喂后,肌肉中RNA/DNA的值除S25组外其余各组均呈上升趋势,而肝胰脏中RNA/DNA的值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110.
施氮量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氮素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氮素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单粒蛋白质积累量在灌浆过程中均大于弱势粒,强势粒开花后21 d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花后28 d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弱势粒,是强势粒蛋白质积累速率快的生理原因。成熟期,同一施氮处理强势粒的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大于弱势粒,而球蛋白含量小于弱势粒。适量施氮,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强势粒和弱势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减小,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的差异亦减小;当施氮量由150 kg·ha-1增至240 kg·ha-1,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强势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随施氮量增加,籽粒的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粒位不同蛋白质组分的增幅不同,以弱势粒中谷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增幅大,说明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弱势粒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