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588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45篇
  320篇
综合类   1632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对于农田养分投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当季有效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可为安徽省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秸秆还田率以及还田当季养分利用率进行估算,明晰了全省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4 699.9万t,秸秆资源分布上呈北部和中部较多、南部最少的特征。秸秆养分资源总量为124.8万t,N、P_2O_5和K_2O分别为38.1万t、11.4万t和75.3万t,分别占全省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40.1%、32.1%和68.9%。理论上,秸秆全量还田,且养分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秸秆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大。但秸秆养分N、P_2O_5和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8.9%、52.3%和69.9%,实际秸秆N、P_2O_5和K_2O养分还田量仅占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5.6%、16.8%和48.2%,分别占农田养分总投入量的8.6%、6.4%和41.4%。通过秸秆还田,全省可减施化肥63.3万t,减施比例为19.8%, N、P_2O_5和K_2O减施比例分别为11.4%、17.2%、40.7%。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当季养分释放率,是推进全省化肥减施增效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02.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资源稀缺与产业危困,江西林化工业由资源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由传统粗放型工业转向现代集约型工业,加快推进其做大做强关系到林化工业发展的未来。在分析江西省目前林化工业现状和问题后,就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间伐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伐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分别进行46.6%,56.2%,67.1%的3个强度间伐以及对照处理,通过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后油松林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结果表明:油松林分经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单木胸径、树高、冠幅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单位面积蓄积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弱度、中度间伐能够增加林下植物种类,提高林下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但是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种类并不会增多,此现象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林分经不同强度间伐后,林下植被优势种各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下植被生物量增加。综上,合理的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研究区选择56.2%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无机成分制作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可行性,利用有效容积为100 L的堆肥反应器,以鸡粪为主要堆肥原料,研究了添加化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对堆肥过程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无机成分的处理温度升高较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温度下降较慢,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堆肥结束时的含氮量为17.21 g kg-1,比对照高出1.66 g kg-1;有效磷的含量随时间而增加,由0.48 g kg-1升高到2.19 g kg-1;总的活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据有机肥国家标准NY525-2002的规定以及堆肥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得出,化学肥料的添加不影响堆肥质量,并且能显著提高堆肥的总养分,但是对堆肥内源微生物活性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短周期间伐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短期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生产力的影响,设置不同保留密度(450、600、750、900株/hm2)的间伐样地以及相应的对照样地,对间伐前后林分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测量与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保留密度下,各间伐样地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量均大于对照样地;由于保留密度的减小,各间伐样地蓄积量和生物量小于对照样地,各间伐样地生产力均小于对照样地(7 969 kg/(hm2.a));但是其生长率大于对照样地。抚育间伐改变了林分的空间结构和生长环境,明显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光照强度对烤烟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烤后烟的矿质元素、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钾、钙、氯、铜、淀粉、还原糖含量,钾/氯,单叶重,叶质重,叶片厚度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铁、锌、总糖含量,含梗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次之;而磷、镁、平衡含水率受光照强度影响不显著;≥80%全光照适合优质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7.
毕节地区烤烟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毕节烟区8个主产烟县所产烤烟烟叶C3L、C3F的10个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全区烤烟除钾离子和氯离子含量略偏低外,蛋白质、总氮、烟碱都处于合理水平,化学成分协调性好;县际间除氯离子(赫章、金沙平均最高,0.35%,威宁最低0.20%)、钾离子(大方1.84%,毕节市1.37%)和烟碱(金沙最高3.02%,赫章最低1.62%)差异较大外,其余化学成分差异不太大。  相似文献   
108.
腐殖酸对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腐殖酸对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腐殖酸比较,施用腐殖酸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的钾、磷、铁、锌、中性香味物质含量以及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显著降低烤烟的下等烟比例。不施腐殖酸和施用腐殖酸的烟叶的总氮、烟碱、还原糖、钙、镁、硼、铜、锰的含量以及中等烟比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9.
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低山,对造林密度为3 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40.1%、51.3%、65.7% 3个间伐强度及对照共4个处理. 3年后,通过比 较林下植被组成、外貌、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变化,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稳定 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间伐可提高物种在科、属分布上的均匀性;②间伐改变了林下植物 的生活型谱;③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地面芽植物所占比重上升,强度间伐下降 ,而高位芽植物却呈相反的趋势;④间伐强度不同,油松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各异;⑤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⑥林下植物生物量与间伐 强度呈正比.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是实现油松 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8年生初植密度3 13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51.3%左右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发育最优.   相似文献   
110.
应用中欧针叶林培育理论和技术,以秦岭林区落叶松和油松林为对象开展了抚育间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实施抚育间伐可以有效改善目标培养树的生长环境,促进培养木生长和形质的改善;抚育间伐后,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均比对照样地有明显增大。说明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抚育间伐方法和林木增产措施,可在秦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