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硫酸亚铁0.02 g·L-1。经验证,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32.11 g·L-1,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一致。运用最佳培养基配方进行液体发酵,菌丝体干质量浓度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12倍。  相似文献   
232.
北冬虫夏草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工培育的北冬虫夏草为原料,采用水浸提方法,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再以浸提液含量、酸味剂、甜味剂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正交因素配制饮料。实验得到了北冬虫夏草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75℃;北冬虫夏草饮料的配制最佳配方为:浸提液53.8%,甜味剂30.8%,酸味剂7.7%,稳定剂7.7%。  相似文献   
233.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4.
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和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寿荣  温鲁  吴梅艳  姜春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08-11909
[目的]明确碳氮源和培养方法对蛹虫草液体菌种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碳氮源的培养液,接种蛹虫草菌种后分别进行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观察培养液中菌丝球的大小、多少和分生孢子数量,再进行栽培比较。[结果]碳源以玉米糁、玉米、小麦、小麦米为好,氮源以蛹汤和蛋白胨为好,培养方法则以振荡培养为好。[结论]选用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振荡培养,可获得优良的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235.
王飞  刘霞  陈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18-2218,2224
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北虫草(Codyceps militaris(L.)Link.)液体发酵培养基的3种主要成分蔗糖、蛋白胨和KH2PO4进行优化,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3种因素与多糖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岭脊分析,获得培养基中3因素最佳浓度为:蔗糖3.23%,蛋白胨1.05%,KH2PO40.08%,培养液多糖含量为1.977 970×10-2g/ml.  相似文献   
236.
冯丽  王学英  董文娟  李群  付田霞  石生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89-1190,1204
虫草菌诱导柞蚕蛹 ,制取自注射后直至蛹虫草成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提取液 ,使用抑菌圈法 ,发现雌、雄蛹提取液分阶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7.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38.
蛹虫草中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蛹虫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水提法、超声波醇提法、水热回流法和醇热回流法4种提取方法,选择虫草素和腺苷的最优提取方法,并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超声波水提法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水提法是综合提取虫草素和腺苷的最优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的水于60℃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40min。  相似文献   
239.
选用90头DLY(杜×长×大)断奶仔猪(28日龄),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0.5%SC组),饲喂基础日粮+0.5%北五味子;0.1%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1%发酵五味子药渣;0.3%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3%发酵五味子药渣;0.5%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5%发酵五味子药渣。每天记录5组猪的腹泻情况以及采食量,计算腹泻率和料肉比,并于试验第7、14、21天,分别采集空白对照组、0.5%SC组、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段组织以及空肠黏膜,测定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表明:0.1%FSD组、0.3%FSD组、0.5%FSD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低13.87%、30.82%、41.72%;料肉比分别比空白对照组仔猪低1.7%、4.02%、8.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5%SC和0.5%FSD组仔猪的小肠绒毛较完整;0.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提高;0.5%FSD组仔猪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5%FSD组与0.5%SC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