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43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本文对杏鲍菇大果粒酸奶产品配方及发酵条件等进行了研究,通过配料的优化组合,确定产品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添加8%蔗糖,0.25%PGA,0.1%果胶,1%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浓缩乳清蛋白,加入直投冷冻干燥粉末菌种200DCU/L,在42℃下发酵3.5~4h,冷却,然后添加10%处理好的杏鲍菇大果粒,可制得质地细腻、柔滑,菌香清新自然,风味独特,具有调节肠胃、美容等双重功效的营养保健酸奶。  相似文献   
102.
白灵菇化学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保鲜液浸泡白灵菇子实体,可以明显延长其保鲜贮藏时间。该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0.2%焦亚硫酸钠浸泡白灵菇5min后,晾干表面水分,用塑料托盘保鲜膜包装,在温度5~10℃下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该方法可使白灵菇保鲜期延长至10d。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个配方中,配方1棉子壳培养料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其次是配方2玉米芯培养料和配方4玉米芯与木屑混合培养料,配方12、4、子实体各自产量与配方3木屑培养料子实体产量差异极显著,配方1与配方2对白灵菇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配方1和配方4相比差异显著,说明配方2玉米芯培养料是代替配方1棉子壳培养料进行白灵菇生产的最佳配方,其次是配方4玉米芯与木屑混合培养料,为白灵菇生产者提供了新的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104.
由于临床上大量的化学药物治疗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而天然药物具有作用温和、低毒、副作用小等药理特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天然产物成分的提取越来越重视。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先后对绒白乳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了解。但是从绒白乳菇中提取出来的活性物质还有待于研究并制成有效的药品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本文综述了绒白乳菇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和药理特性,为抗癌、抗衰老等临床药物的研制提供新的配方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5.
杏鲍菇干制的非硫护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杏鲍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本文选用焦亚硫酸钠、EDTA-2Na、乙酸锌、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和柠檬酸7种护色剂对杏鲍菇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始温35℃,以5℃/h的速度升温,至60℃条件下保持1h,再逐渐降温至50℃的干制方法有利于杏鲍菇的脱水以及色泽的保持.非硫护色剂中,以柠檬酸和维生素C护色效果最好,EDTA-2Na和氯化钠的护色效果次之,它们的护色效果都好于焦亚硫酸钠.复合护色剂最优的参数组合为0.2%柠檬酸 0.3%维生素C 1%氯化钠 0.15?TA-2Na,且优于单一护色剂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基于RAPD和EST-SSR标记的秀珍菇菌株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和EST-SSR标记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200条RAPD引物中127条有扩增产物,引物可用率为63.5%。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秀珍菇及相近侧耳属食用菌EST序列2167条,聚类比对后得到全长为713.541kb的非冗余EST1442条,搜寻后得到的29个EST-SSR全部设计引物,其中26对引物(89.7%)显示多态性。根据17条RAPD核心引物和10对EST-SSR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了RAPD标记、EST-SSR标记及二者相结合的聚类分析。3种分析结果相近,且与菌丝、子实体生长特性分析结果相统一——10个供试菌株区分为5组:1~4号菌株为一组,6号和7号菌株为一组,8号和9号菌株为一组,5号和10号菌株各自为一组。  相似文献   
107.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袋摆放方式和数量对目光温室黄瓜和平菇复合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行间卧式横向摆放菌袋优于立放覆土栽培,横向摆放2层菌袋,对黄瓜生长影响不大,黄瓜产量较高,平菇产量也较高,效益最高,收入比单纯种黄瓜提高45.8%.  相似文献   
109.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且其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21世纪开年以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烘干或粗制品均可,但是由于生产者对杏鲍菇没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开发生产,致使该商品供不应求.这说明了杏鲍菇开发的前景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生长发育、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棉籽壳为主料配方产量高于以玉米芯、木屑和麦草为主料的配方 ;在棉籽壳主料中添加玉米面、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辅料的配方 ,原基形成快 ,菇产量及商品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