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43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总结了果园间套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木耳、金福菇、姬菇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袁以不施肥和施用化肥为对照袁研究北方旱地平菇菌渣还田的最佳施用量袁以及还田后对玉米生理性状尧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遥结果表明袁平菇菌渣对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遥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袁玉米生长状况尧果穗性状和玉米籽粒产量均优于20 000 kg/hm2尧25 000 kg/hm2的菌渣施用量和化肥施用处理袁玉米各生长期植株和叶片数也高于其他处理袁玉米籽粒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7.39%袁比化肥施用处理增产8.06%曰同时袁平菇菌渣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机氮和速效磷尧钾含量袁有利于培肥地力遥土壤养分含量均为施用量越大袁培肥效果越明显袁土壤速效钾尧速效磷含量分别较CK1 提高16.58%耀34.98%和45.70%耀86.20%遥平菇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袁玉米生长状况最佳袁果穗性状最优袁籽粒产量最高袁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袁是较理想的施用量遥  相似文献   
43.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与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秆、玉米芯、麦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7个配方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筛选试验,以袋出菇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依次为B2(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秆30%)、B3(棉籽壳21%+木屑9%+玉米秆60%)、B6(玉米芯90%)、B7(麦草90%)、B5(木屑30%+玉米秆60%)、B4(玉米秆90%);以生物学效率进行评价,首选配方为B3,次之为B4、B7、B6、B2、B5。供试菌种产量排序结果表明:A10(5902)高产性状明显,次之为A2(新8)、A1(农平10号)、A9(优88)和A8(新科170);综合产量和生物形态学表现,秸秆代料栽培适宜品种为A10、A2、A1、A9、A5(黑平王)、和A7(原生2号),其中,玉米秆配方(B4、B3、B2)适宜栽培品种为A10、A2、A9、A1,玉米芯配方(B6)适宜品种为A10、A5和A7;麦草配方B7适宜品种为A10、A6(黑优抗)、A2和A1。最佳秸秆配方与品种组合为:(A10-B2)、(A10-B3)和(A2-B2)。  相似文献   
44.
玉米秸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玉米秸栽培平菇的试验中,对玉米秸的粉碎粒度,发酵处理方法以及适合玉米秸栽培的平菇品种的筛选都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以孔径15mm筛子粉碎料的效果最佳;发酵料料水比为1∶16,采用开放式发酵法效果最佳;适合玉米秸栽培的平菇品种以青丰3号和PL3两个品种最好,生物学效率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45.
平菇菌种生产工艺改进及高产菌株比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上添加5%阔叶树锯木屑可明显对平菇菌丝复壮起一定作用。采用麦粒做二级种培养料,不但可缩短二级种培养时间约3-5d,且在菌丝生长质量上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经济提高约3%左右。通过严格的实际栽培测试,在岫岩地区普遍使用的8个平菇品系中,较为严重的存在着菌种不适或不良问题,并明确指出:P-11或P-21可为该地区当家品种。另试验结果也证明:菌落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并不能决定其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46.
试验研究丝瓜伤流液对榆黄蘑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用丝瓜伤流液作保鲜剂明显抑制榆黄蘑呼吸分解代谢 ,有效减缓菌盖开裂、褐变和失水。且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优于无棱丝瓜伤流液 ,以 75 %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不同温度对杏鲍菇减压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了研究减压贮藏条件下杏鲍菇的适宜贮藏温度,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0.07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袋抽真空至0.06 MPa减压包装后,分别置于0、2、4、6和8℃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减压贮藏条件下杏鲍菇的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4℃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P0.05),有效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上升(P0.01),降低了呼吸强度(P0.01),延缓了杏鲍菇子实体的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降低了杏鲍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P0.01),有效抑制了杏鲍菇的褐变,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的色泽(P0.01)。因此,2~4℃为杏鲍菇减压贮藏条件下的适宜贮藏温度,有效延缓了杏鲍菇的后熟衰老进程,延长了杏鲍菇的贮藏期,从而为杏鲍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李俐俐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0,432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加入30%~5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10%~3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入10%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当平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达到30%及其以上时,则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尤其是白灵菇菌丝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49.
采用重氮偶合比色法研究了平菇、木耳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不同加工、贮存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硝酸盐、亚硝酸盐毒性的认识。结果表明:鲜平菇、木耳硝酸盐含量分别为86.57mg/kg、118.54mg/kg,比一级标准分别低345mg/kg、226mg/kg;亚硝酸含量分别为3.01mg/kg、2.54mg/kg,都比限量低37mg/kg。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角度看,平菇、木耳的安全系数很高,可以放心食用。水煮后硝酸盐含量升高,但仍在安全值内;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盐水较小。贮存期间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0.
用棉子壳栽培阿魏菇时 ,在培养基中加入 2 0 %的麦麸 ,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加快 ,提前 6天出菇 ,选用2 0 的菌袋 ,可以使一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 10 5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