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43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采用重氮偶合比色法研究了平菇、木耳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不同加工、贮存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硝酸盐、亚硝酸盐毒性的认识。结果表明:鲜平菇、木耳硝酸盐含量分别为86.57mg/kg、118.54mg/kg,比一级标准分别低345mg/kg、226mg/kg;亚硝酸含量分别为3.01mg/kg、2.54mg/kg,都比限量低37mg/kg。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角度看,平菇、木耳的安全系数很高,可以放心食用。水煮后硝酸盐含量升高,但仍在安全值内;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盐水较小。贮存期间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2.
用棉子壳栽培阿魏菇时 ,在培养基中加入 2 0 %的麦麸 ,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加快 ,提前 6天出菇 ,选用2 0 的菌袋 ,可以使一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 10 5 %以上。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3个不同的侧耳品种,利用稻草进行生料栽培法,在湛江进行全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月份)对不同侧耳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经分析表明,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肺形侧耳的产量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9,0.958 6,0.939 1。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酷暑1号和假姬菇10号直线相关关系不明显。在本试验地区,假姬菇10号为典型的低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29.0 ℃,最适温度为9.9~26.4 ℃,生物学效率达95%以上。肺形侧耳为高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21.5~34.9 ℃,最适温度为23.6~34.3 ℃,生物学效率达61%以上。酷暑1号为中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32.0 ℃,最适温度为12.5~32.2 ℃,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1~2月份及12月份,3个品种之中,假姬菇10号为最佳品种;6~9月份,肺形侧耳为最佳品种;酷暑1号适应性较广,可8个月份的适宜栽培期。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生产性能优良的杏鲍菇菌株。【方法】在相同的栽培基质及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来源的13株杏鲍菇菌株(PE-01~PE-13)的生物学效率、生产周期、子实体长度、子实体密度、菌柄直径进行测定,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个杏鲍菇菌株中,菌株PE-01为优良菌株,其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6.9%,生产周期较短,子实体长度较短,子实体密度、菌柄直径较适中;PE-06、PE-07为较好菌株,PE-09、PE-11为一般菌株,其他为劣种菌株。【结论】不同杏鲍菇菌株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在选择优良菌株时应依据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试验条件下,PE-01为最优杏鲍菇菌株。  相似文献   
55.
碘、锌在平菇中富集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求得碘、锌富集量的二次数学模型。经优选其添加剂的最佳组合浓度碘为304.33mg/kg,锌为600.20mg/kg。该组合不仅能增产,而且还可获取较高的碘、锌富集量。  相似文献   
56.
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36-4536,4566
为了验证杏鲍菇多糖对鸡群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检测注射免疫新城疫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研究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群在口服杏鲍菇多糖后,免疫新城疫疫苗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杏鲍菇多糖具有提高鸡群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57.
金顶侧耳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金顶侧耳菌丝体的生物量及其多糖含量为测量指标,对金顶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蛋白胨0.3%,葡萄糖2.5%,KH_2PO_4和MgSO_4·7H_2O各为0.15%时,其菌丝体的生物量最高:而当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蛋白胨0.1%,葡萄糖3.0%,H_2PO_4和MgSO_4·7H_2O各为0.15%时,其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最高。结果表明生物量最高的培养基中其菌丝体的胞内多糖的产量并非最高。  相似文献   
58.
吴智艳  闫训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8049-8050,8064
以杏鲍菇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菌丝体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杏鲍菇菌丝体的生长代谢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添加的壳聚糖浓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083 mg/ml壳聚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可以使菌丝体干重增加14.96%,蛋白质含量增加17.58%,核酸含量增加15.70%;0.083 mg/ml壳聚糖对酯酶同工酶增强作用最明显,0.125和0.063 mg/ml壳聚糖的影响次之,0.05 mg/ml壳聚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主成分分析法在平菇分类中的应用。利用从7个量化综合性状选出的三个主成分性状,将来自不同产地的14株平菇分为4类。  相似文献   
60.
研究平菇在不同C/N比麦草培养料中的物质转化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下降趋势与干物质损失一致。干物质转化为菇体以C/N比50~60:1最高,而N素的利用率则以C/N比70:1左右最高。在平菇栽培过程中N的损失与培养料的C/N比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