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43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甘蔗渣做诱导剂比较研究了大型腐生真菌(PleurotusSojor一caju)同木霉菌(Trichoder-maViride)纤维素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大型腐生真菌产酶开始时间不如木霉菌早,产酶高峰也比木霉菌来得晚,但产酶时间长;2.在加有1%浓度四硼酸钠的碱性培养基上,不论木霉菌还是大型腐生真菌,其纤维素酶活力均最高;3.不同类型的碳源对大型腐生真菌的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低浓度的盐,特别是醋酸钠盐可大大提高纤维素酶水解CMC的能力  相似文献   
82.
平菇尖须夜蛾(Bleptina sp.)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尖须夜蛾在合肥地区对平菇生产危害很大,主要以幼虫取食子实体。该虫在合肥一年发生4—5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次年4月茧内幼虫化蛹,4月底或5月初羽化,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取食春季平菇。成虫历期平均为6.25(3—14)天;卵:4.64(4—6)天;幼虫:11.92(10—15)天;蛹:13.83(11—18)天。  相似文献   
83.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6个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的融合株。对1~4号融合株与亲株进行的拮抗反应、双单交配、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分析及菇形特征对比皆证明融合株确具双亲杂合体特征。出菇验证表明,融合株菌丝体长速均快于亲株,出菇期早,菇产量近于或高于亲株侧耳的水平。  相似文献   
84.
白灵侧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灵侧耳可以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多种培养料上生长。以棉籽壳(50%-30%)与木屑(50%-70%)混合培养料菌丝生长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白灵侧耳培养料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充分发菌后的菌袋于4℃低温下保存1年仍可以出菇;若保存于常温下,则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生物学效率(鲜品)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5.
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半地下式塑料菇棚,进行了平菇菌株品比、接种后处理方法和栽培方式三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23个平菇菌株的发菌期存在显差差异,扎孔处理的显著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苗期,并减少杂菌污染;菌株间子实体产量差异显著。覆土栽培倡显著提高于实体产量.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玉米芯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菌株菜平1号、莱平4号、8903和pI802.  相似文献   
86.
作者在对醋糟培养料和棉子壳培养料栽培的平菇类蛋白质及氮基酸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按照蛋白质的质量评价标准,比较了不同培养料栽培的四个样品中必需氨基酸的化学评分。由营养成分测定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醋槽料蛋白质质量较佳。就四个供试样品而言,平菇类不失为一种人类较好的素食蛋白源。  相似文献   
87.
杏鲍菇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液体液层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Pe9701菌株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其次为麦芽糖而对甘露醇的利用最差;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于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有机氮为蛋白胨,最适无机氮为硝酸铵,硫酸铵次之,碳酸铵几乎不能被利用,此外,各处理培养液的pH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pH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88.
金顶侧耳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深层发酵获得金顶侧耳菌丝体。用水提法分别提取金顶侧耳菌丝体多糖、胞外(过滤液)多糖和全液(菌丝体 发酵液)多糖。用MTT比色法测定金顶侧耳多糖体外对小鼠S180癌细胞及人结肠低分化腺癌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胞外多糖对体外培养的S-180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全液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无抑制作用。这3种多糖体外对人结肠低分化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顶侧耳胞外多糖抑制率最高,全液多糖次之,菌丝体多糖最低。  相似文献   
89.
液体发酵榆黄菇,从菌丝体中提取粗多糖,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用0.2、0.4、0.8 g/kg3个剂量组对荷S180小鼠进行灌胃,结果发现:榆黄菇菌丝体粗多糖得率为2.99%,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0.14%、41.73%和48.87%,同时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榆黄菇菌丝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0.
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木屑为主要原料栽培鲍鱼菇,筛选最适栽培配方并测定鲍鱼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栽培鲍鱼菇的最佳配方是补肾益寿胶囊药渣40%、木屑40%、麦麸18%、石膏1%和蔗糖1%。此时,鲍鱼菇菌丝体的日均长速为0.34 cm/d,生物学效率为55.8%。鲍鱼菇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8.80%、19.76%、8.12%、9.21%和1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