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51篇
  43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351篇
植物保护   4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柞蚕卵进行田间挂卵自然诱集平腹小蜂的试验结果表明 :10月上旬诱集的数量最多 ,11月中旬后则诱集不到平腹小蜂 ;几种植物中 ,以芦苇上的卵卡诱集的蜂量最多 ,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也最高 ;纸张作卵卡 ,以白色的效果最好 ;一般田间挂卵 10 d为宜 ;卵块的卵粒数以 14- 2 8粒较佳 ;平腹小蜂在白天活动 ,寻找寄主寄生 ,夜晚不活动 ,也不寄生 ;田间挂卵后 2 2 d,平腹小蜂即可羽化 ,羽化 4 d后达到高峰 ,同一批卵块平腹小蜂羽化时间可持续 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2.
北疆棉铃虫越冬情况及诱集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疆棉铃虫越冬情况的调查和实验分析,对近年来北疆棉铃虫种群的发生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即第三代化蛹率为91.6%,滞育比例为66.67%,越冬蛹的死亡率为49.21%;越冬蛹的羽化率为62.5%。同时还对几种诱蛾方法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得出:6月10日前,效果最好的是性诱剂;6月10日~7月20日,效果最好的是杨枝把;7月20日后效果最好的是黑光灯。  相似文献   
93.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剂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节瓜强雌系A4第一,第二,第三真叶期,分别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硫代硫酸银诱难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第三真叶期喷施赤霉素1.5mmol/L浓度的诱雄效果好,可在生产上使用以保留节瓜雌性系或强雌系。  相似文献   
94.
95.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 ,研究取食小麦、豌豆等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 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仅存在量的差异 ,而且存在质的差异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谷胱甘肽 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97.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大面积危害油松,造成油松的大量死亡。2002年5~10月,选用立木薰蒸,虫孔注药、环剥涂药、诱芯诱杀4种措施进行了防治试验,并进行了大面积防治推广,总结出立木薰蒸结合虫孔注药是防治的最佳方法,效果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8.
梨园内全园套种三叶草,分别在离地1.5m、1.0m和0.2m(三叶草高度)处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研究其对害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粘虫板对害虫的诱杀效果不同。黄板诱杀梨树害虫的效果明显好于蓝板。0.2m高的黄板诱杀蚜虫、梨茎蜂、蛾蚋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黄板诱杀的数量。  相似文献   
99.
食物诱剂诱杀成虫是目前防治柑桔大实蝇最主要的措施,但是防治效果受施药期间的天气制约,且周边山林多的桔园防治效果不稳定。示范区于5月下旬加挂粘胶型球形诱捕器,能够弥补其不足,提高防治效果,虫果率降低70%~96%,达到防治标准。  相似文献   
100.
湖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害虫种类繁多,且为害较重。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蔬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途径。理化诱控技术应用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关键,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理化诱控技术的原理、详细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推广应用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