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51篇
  43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351篇
植物保护   4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根据各虫情测报点调查,结合生态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辽宁省植物保护站预计今年全省二代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在部分雨水充沛、作物长势良好的地块,如河滩地等将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可能出现高密度虫量集中为害。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左右。防治建议:各地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密切注意二代粘虫的发生动态,深入田间做好虫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集中连片为害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做好应急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指导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明确探照灯在迁飞性害虫监测方面的优势并合理利用,为轨迹分析设定生物学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合理设置亮灯时间,节约诱虫成本。【方法】2012年和2013年在广西兴安县应用时控开关控制的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自动分时段诱集取样,6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3:00、23:00-01:00、01:00-03:00、03:00-05:00和05:00-06:00,7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2:30、22:30-00:00、00:00-01:30、01:30-03:00、03:00-04:30和04:30-06:00。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是稻纵卷叶螟的主迁入峰期,6月底本地稻纵卷叶螟开始迁出,7月上、中旬大量迁出。在不同的迁飞期分别选择探照灯上出现的突增高峰日作为迁飞高峰期,进行单个晚上扑灯节律分析。划定单个晚上的扑灯高峰时段,把每个时段的诱虫量分别与当晚的时段平均诱虫量进行比较,卡方检验诱虫量显著大于平均诱虫量的时段定为扑灯高峰时段。【结果】稻纵卷叶螟年度间扑灯量有所不同,但年度间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较一致,均以第3代和第4代的诱集量最多。稻纵卷叶螟两年的扑灯节律具有稳定性,不同的迁飞时期扑灯节律有所不同。迁飞个体的降落由于飞行力的差异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在迁飞途中陆续不断地发生,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期时后半夜扑灯高峰较多,一般一晚上会有两个扑灯高峰,以01:00-03:00和03:00-05:00时段出现扑灯高峰频次较高;迁出期和本地活动期扑灯高峰均主要集中在19:30-21:00和21:00-22:30时段。探照灯因能诱到高空至少500 m以内的昆虫种群,使得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与在传统诱虫灯下有所差别。稻纵卷叶螟多选择在日落后大规模起飞,23:00-01:00时段降落的种群飞行时间最短,飞行了3 h,05:00-06:00时段降落的种群飞行时间最长,飞行了10 h。在进行迁入虫源分析时,以具体到某一天的扑灯高峰时间为起始时间逆推至黄昏的起飞时刻,得出的虫源地分布可能会更加准确。【结论】稻纵卷叶螟在不同的迁飞时期扑灯节律有所不同,探照灯比传统诱虫灯得到的扑灯信息更全面,明确稻纵卷叶螟的扑灯节律可以为轨迹模拟提供更加准确的轨迹分析时间参数。  相似文献   
993.
诱集植物在不同有害生物的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在农业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诱集植物作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一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诱集植物的防治原理,利用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和产卵特点,诱集植物比主载作物更具吸引力,可将害虫集中引诱在一种植物上,方便集中灭治或减少害虫对主栽作物的为害;简述了诱集植物在防治四种(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植物线虫)有害生物的应用现状,并对诱集植物的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2010年8~10月,在武鸣县柑橘园开展了优易双捕诱虫剂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试验,共诱捕到865头柑橘小实蝇,其中雄虫841头,雌虫24头,结果表明,优易双捕对柑橘小实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药效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索利用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各地二化螟性诱剂配比类型,用性诱剂A型诱芯和B型诱芯对二化螟进行地理区系差异诱捕比较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型诱芯早稻共诱得二化螟86头,B型诱芯早稻共诱得二化螟448头,B型诱芯的诱虫总量是A型诱芯的5.2倍。B型诱芯的配比类型更适合在水稻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各类实蝇对川北深丘带农业生产影响严重,特别是检疫性实蝇对川北深丘带以猕猴桃出口为主的水果产业危害极大.从2003~2008年在川北深丘带采用专用诱剂对柑橘大实蝇、柑橘小实蝇、地中海实蝇及其它各类实蝇在柑橘、雪梨、猕猴桃、蔬菜上的发生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川北深丘带柑橘大实蝇、柑橘小实蝇、地中海实蝇均未发生;川黑实蝇、具条实蝇、三点棍实蝇、南瓜实蝇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997.
性诱剂是昆虫性引诱剂的简称,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用其来防治害虫高效无毒无污染,是一种无公害治虫技术,近几年在冬枣园用它来防治枣树桃小食心虫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影响小白菜子叶再生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小白菜“杭州油冬儿”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子叶不同部位、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且还筛选了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和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白菜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为用70%的乙醇浸泡30s,再用2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或用0.1%升汞消毒10min;以完整的带柄子叶为最佳外植体,接种时将子叶背面朝上放置比正面朝上放置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子叶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N+BA2mg/L+NAA0.5mg/L,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AA0.2mg/L。此研究为小白菜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双条杉天牛成虫对植物源引诱剂的选择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Y"形嗅觉仪、风洞法、笼养法及触角电位反应技术测定了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ciatus Motschulsky 对植物源引诱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雌、雄成虫对侧柏木的植物源引诱剂TC-1,TC-2 表现出较高的趋性.雌、雄成虫间及TC-1,TC-2间各项反应无显著差异,诱集的雌雄比例与自然基本吻合,为1:1.1;而对侧柏叶的研制物TC-4的选择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00.
马尾松毛虫危害马尾松、黑松,同时也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主要危害10~15年生的马尾松中幼林,大发生年份也侵害到成熟林。为控制有虫不成灾,唯有综合防治才能保持森林群落的生态平衡,而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预测预报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马尾松毛虫性诱剂的提取与应用技术提出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