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6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林业   648篇
农学   3445篇
基础科学   101篇
  839篇
综合类   8099篇
农作物   1945篇
水产渔业   679篇
畜牧兽医   3338篇
园艺   1314篇
植物保护   667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635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795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569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880篇
  2012年   1248篇
  2011年   1355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256篇
  2008年   1427篇
  2007年   1182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938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水稻PCD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PCD)在植物的发育、抗病及植物与环境互作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我国学者发现的特殊的水稻细胞死亡控制突变体3037(M)为材料,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 (共计159个微卫星引物) 技术对突变体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该突变体PCD基因位于水稻的第8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为下一步精细定  相似文献   
992.
棉花表型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两个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以及杂交获得的F_1、F_2及F_3代作为试验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F_2群体的120个单株的DNA样品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F_2和F_3群体对F_2群体对应单株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基因型的判定,结果得到了3个与表型性状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分别是红茎基因(R_1)与J178连锁、遗传距离为24.9cM,簇生铃基因(CL_1)与J236连锁,遗传距离为46.0cM,茸毛基因(T_1)与J252连锁,遗传距离为28.5cM,其中R_1、CL_1、J178和J236在同一连锁群上。红茎和植株茸毛是具有抗虫性能的形态性状,用SSR标记这些性状将有助于提高育种家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93.
水稻早世代稳定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9个具有早世代稳定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系和7个栽培稻作为主体亲本杂交配组,在130个组合F2群体963个株系中,发现28个组合中出现73个稳定株系。遗传分析表明水稻早世代稳定既不是质量性状遗传也不是数量性状遗传,是按株群分离的遗传方式,出现稳定株系的组合F1群体发生了分离,F2群体中既有性状不分离的稳定株系又有孟德尔  相似文献   
994.
转Bt-CpTI-GNA基因棉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三价抗虫基因(Bt-CpTI-GNA)导入常规棉花品种中,获得转基因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棉花体内表达,并遗传给后代材料。PCR分子检测与转化的标记基因和外源目的基因抗性三者极有规律性。其所携带的基因在转基因棉花中有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棉株体内“基因沉默”而引起所致。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为特异基因型的鉴定:主要有筛选鉴定出抗旱性材料86份,苗期抗寒性材料40份,后期抗寒性材料629份,抗稻瘟病材料28份,对筛选出的抗旱性材料进行了第二轮聚合杂交,共配组合171个。另一方面是关于遗传与生理基础研究,对穗部性状、粒形、产量和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本文对北方粳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并讨论北方粳稻分子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已有人探索和利用天然抗性系统解决水稻生产中的褐飞虱问题。到目前为止,在本地籼稻品种和两个野生近缘种澳洲野稻和药用野生稻中鉴定到至少12个褐飞虱抗性主基因。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气候和植被区现代土壤类脂物分子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分子化石探讨古植被、古气候等全球变化问题的研究日益开展.研究的载体已经涉及到海相沉积物[1]、湖相沉积物[2]、欧洲泥炭[3]、雪冰[4]、黄土[5]等沉积物,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8.
有机堆肥PCR-DGGE的微生物分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自刚  黄为一 《土壤学报》2005,42(6):1047-1049
目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已成为一门产业[1]。生物有机肥料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一种化肥都不能代替的。因为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质不但可以作为N、P、K等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而且还能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2]。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空间诱变的遗传变异及突变体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4,自引:13,他引:4  
搭载“神舟三号”航天飞船的水稻纯合种子在返回地面后SP3代种子出现颖壳、茎杆和叶片的主脉变异为金黄色的突变体,其他性状无明显变异,经遗传分析,颜色变异属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变异。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航天诱变的水稻突变体进行基因组对比分析,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寻找突变体(黄金1号)多态性DNA片段,经过一系列引物筛选,找到了5条多态性DNA条带,对开展突变体基因功能研究和杂交水稻聚合育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传统的桑树品种鉴定是以形态学标记为依据,大多数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形态学性状常常局限于某一生命时期,给品种鉴定造成了一定的限制。AFLP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由于不同基因组DNA的酶切位点存在差异,因而产生了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Vos et al.,1995)。它既有RFLP的可靠性,又有RAPD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