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48篇
  85篇
综合类   504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
香蕉果实expansin 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成熟香蕉果肉的RNA并分离mRNA,以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设计expansin的简并引物,进行RT-PCR(退火温度为50℃),得到的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任意挑选2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得到2个序列相同的expansin的cDNA基因片段,命名为MA-Exp3(以示与已登录的香蕉MA-Expl和MA-Exp2的区别),MA-Exp3中存在expansin基因的保守区域,即8个半胱氨酸残基和3个色氨酸残基,它编码177个氨基酸,与MA-Exp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4.2%,氨基酸同源性为86.4%。  相似文献   
42.
接种枯萎病菌香蕉苗病症及其组织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接种香蕉苗后,观察发现:香蕉苗在发病初期出现了黄叶、球茎组织变褐症状;发病中期出现了叶片萎蔫、球茎组织变褐、假茎可见斑点状或线条状褐色病变、根变黑褐症状;发病后期出现了植株萎蔫、枯死等症状.采用组织病菌分离法,发现病菌从香蕉根部侵入后,由香蕉组织下部向上部传导,并在根、球茎和假茎中稳定定殖.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发现病菌能使香蕉苗球茎组织产生褐变,引起细胞壁木质素增加及淀粉颗粒减少.  相似文献   
43.
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防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相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44.
从植株长势、叶片光合特性和养分状况、果实品质、产量及种植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主栽品种巴西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存种植密度1 680~2 160株/hm2范围内,提高第一造蕉种植密度可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种植利润,但植株生长延迟,叶片(尤其是下位叶)光合作用下降,叶片N、K、Mg养分含量受到影响,单株产量下降,收获推迟;第二造蕉调整至相同密度时,第一造蕉密度较大的处理使其第二造蕉植株长势受到较大影响,但叶片N、K养分含量却显著提高,最终使第二造蕉产量接近、收获时间也基本一致.结合香蕉收获时间及种植效益,提出在不降低株产及果实品质的前提下,春种第一造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约为1 920株/hm2.  相似文献   
45.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在华南蕉区可周年广泛发生,严重危害蕉叶和蕉果.2003~2004年采用新型杀菌剂50%翠贝千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菌进行毒力测定、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翠贝干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防治香蕉黑星病效果优良,安全性高;施药3次后20天,50%翠贝干悬浮剂2000倍的防治效果达到80.01%,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控释配方肥中不同控释养分比例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香蕉系列控释配方肥的产量效应方程,确定适于香蕉生长发育的控释氮、磷、钾比例,为香蕉产业提供高效、简便的肥料和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及三元二次回归设计,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追肥16次)为对照,研究系列控释配方肥(追肥4次)中控释氮、磷、钾比例对香蕉产量的影响,建立适于香蕉生长的最佳控释配方肥方案。【结果】控释氮、钾比例高的控释配方肥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其中以控释氮比例为46.5%,控释磷比例为3.5%,控释钾比例为18.2%处理的产量最高(30.44 kg/株),增产率达22.65%;系列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钾比例显著影响香蕉产量,而控释磷比例对香蕉产量影响不显著;控释配方肥能够解决香蕉常规施肥后期脱肥问题,且在明显减少施肥次数的条件下能提高香蕉产量。【结论】适于香蕉生长的最佳控释配方肥方案是:控释氮占总氮的33.6%、控释钾占总钾的11.0%,控释磷占总磷的0%,此时香蕉产量为26.6 kg/株。  相似文献   
47.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优良的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比较了A(2%加收米AS500倍单剂)、B(2%加收米AS500倍配用25%敌力脱EC1000倍)和C(2%加收米AS500倍配用25%势克EC2000倍)三种使用方法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防治药效。结果表明: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防治药效排列是:A相似文献   
49.
香蕉地土壤pH的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种植区127hm2香蕉地为研究对象,网格法(100m×100m)采集表层(0~30cm)土样170个,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pH及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和速效钾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结构;pH变异函数符合线性模型,速效钾符合指数模型,pH和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土壤速效钾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钾素的有效性受土壤pH的明显影响,土壤pH的升高或降低是导致土壤速效钾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获取香蕉地土壤速效钾、pH的连续分布图,为土壤钾养分分区管理及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香蕉钾镁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钾镁配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钾含量中等和有效镁含量缺乏的粤西香蕉园,在施用K2O 990 kg /hm2的基础上配施Mg 36 kg/hm2,可增产2 038 kg/hm2、产量提高4.8%,每hm2增收3 385元、种植效益提高8.7%;在施用K2O 1 170 kg/hm2基础上配施Mg 72 kg/hm2,可增产3 772 kg/hm2、产量提高9.1%,每hm2增收6 196元、种植效益提高17.4%.研究结果还表明,蕉园在提高香蕉钾肥用量的同时必须适当提高镁肥用量,才能获得较好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