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820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23篇
  32篇
综合类   729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树木引种驯化在林业发展中,始终具有较强的魅力。这是由于一个优良的树种,理性地引入一个地区后,所带来的良性变化决定的。欧洲赤松生长快、抗性强、耐干旱瘠薄、耐高寒。我们从80代即开始了国内外松属植物的引种工作,其中欧洲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是较为成功的一例。本文实录了20余年赤松引种驯化情况,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2.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5,(5):32-33,86
通过福建中部山地引种木麻黄造林试验,5 a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保存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8.15%和96.8%,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采用木麻黄无性系造林,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明显优于木麻黄实生苗的生长速度。前者比后者三项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增加25.0%、26.5%和94.2%,差异较为显著。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造林,其林木干型通直、冠幅大、林相整齐;应用实生苗造林,个体分化较大、生长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83.
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引种繁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南方红豆杉,并于2003~2006年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2006年对引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适应能力较强,6年生平均树高1.26 m,平均地径2.70 cm。根据试验林的生长情况,探讨了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和扦插繁殖南方红豆杉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4.
北美浆果树种在中国西部地区引种效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适合生长的造林树种十分稀少,为此近10a来引进了许多北美生态经济型灌木类浆果树种,以满足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需要。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树种适合在中国西部地区栽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尽快大面积推广。同时也指出了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5.
植物引种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莉 《森林工程》2004,20(6):6-8
生物入侵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 ,如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种类、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传入途径以及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86.
树木引种驯化的生态限制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树木园的树木引种驯化工作中 ,探讨了引种树木的生存、生长、发育受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以及引种树种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一定的生态环境 ,对一些树种是适生条件 ,对另一些树种则是生存、生长发育的限制条件。这决定于树木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各树种的遗传变异性不同 ,因而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存在种间差异 ,相同树种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种内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引种树木对引种地的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分为相似生态适应能力、潜在适应能力和可塑性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也存在种间和种内个体差异 ;适应能力的大小是该引种树木在新环境中能否存活以致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研究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对引种树木的影响和引种树木的适应能力 ,可以开扩树木引种驯化视野 ,使树木的引种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7.
对琅琊榆、糙叶榆、长序榆、栗叶榆等4种榆科珍稀树种从种子(翅果)到幼苗的形态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其形态通过观察、记载而绘制成图。此4种榆科树种的苗木定植3年后经评价,表明在福建来舟林场已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林木引种基本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提出了实现林木良种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9.
1987~2002年,在沿海防护林内层沙滩地上开展引种石硖龙眼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沙滩地地势平坦、光热水条件优越的有利条件,通过营造林带、改土适树、精耕细作等技术措施引种栽培石硖龙眼,其生长发育符合其品种固有特性,单果重、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该品种的优级标准。其产量高,9年生每公顷产量达37830kg,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有效地促进沿海防护林朝着生态经济复合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0.
杜鹃花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引种的12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杜鹃花在华南的引种栽培的技术与理论。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引种杜鹃花要解决引种植物的耐热、耐光照的问题,并配套以适当栽培和管理措施。在介绍杜鹃花及其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对华南植物园杜鹃花的引种栽培提出了构想,以期为指导广州地区利用杜鹃花资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