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明确内生细菌EDR2菌株的分类地位以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皿内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菌株EDR2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并结合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内生细菌EDR2菌株能够有效抑制油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并可导致菌丝出现畸形、细胞质外渗,同时其还对病菌的菌核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培养原液的抑制率可达到96.6%。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EDR2的培养原液和无菌培养滤液对苗期油菜菌核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都在80%以上;菌株EDR2的喷施时间可影响其防治效果,其中以接种病菌前1d喷施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5.4%;培养原液及不同倍数稀释液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不同,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其生防效果降低。菌株EDR2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广的抑菌谱。结合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认为,内生细菌EDR2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综合皿内及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认为,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DR2是1株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防治潜力和开发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62.
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乳糖为碳源时,菌丝干重最大,长势强壮,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黄豆粉,菌丝长速最快且菌丝干重最大;无机盐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测得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钙。同时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菌丝在15~30℃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不同,在25℃时,菌丝长速最快,且干重最大,为最适生长温度。菌丝培养基pH值为5.0~8.0时均可生长,当pH值为6.0时菌丝干重最大,长速较快,最适宜大球盖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FJAT-9040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孢子数等参数及抑菌作用的动态变化,采用50 L全自动发酵罐对菌株FJAT-9040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检测不同发酵时段培养液的pH值、黏度、孢子数和菌丝干重等参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发酵时段的培养液和无菌上清液对枯萎病菌菌株FJAT-135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菌株FJAT-9040的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值呈先降低、32 h后缓慢上升的变化,变化幅度较小;黏度值呈波浪式上升,末期下降;孢子数的变化表现为前期下降、中期增长、后期基本稳定,最大时达1.4×107 cfu·mL-1;菌丝干重则呈现阶梯式增长,至发酵结束时达10.29 mg·mL-1。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与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孢子数和菌丝干重极显著相关;黏度也与孢子数、菌丝干重极显著相关;孢子数与菌丝干重也呈极显著相关。液体发酵的最适时间为96~108 h。各发酵时段的菌株FJAT-9040培养液对菌株FJAT-135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7.92%以上;菌株FJAT-9040无菌上清液则未表现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本实验利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三种有机酸和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三种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菌丝菌落直径、胞外蛋白含量、菌丝干重、胞内多糖、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等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外源加入0.04%的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和精氨酸能够促进双孢蘑菇的生长,其中琥珀酸组的菌丝干重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31%;精氨酸组的胞外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51%;柠檬酸组的胞内多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值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和146%。但过高浓度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则抑制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内菌饼接种法,以常见的酚酸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甘氨酸、丙氨酸来研究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都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1.00 mmol/L的对羟基苯甲酸和0.10mmol/L的肉桂酸对镰刀菌菌丝促进生长率分别达到9.59%和7.70%,浓度为1.0 g/L的甘氨酸和浓度为0.5 g/L的丙氨酸对镰刀菌菌丝促进生长率分别达到17.29%和13.70%。肉桂酸和丙氨酸溶液浓度增大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表明低浓度能有效促进镰刀菌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则有利于菌丝色素的产生。试验结果为探究西瓜的自毒物质是否能通过促进西瓜枯萎病致病菌生长的机制来影响连作西瓜病害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化学杀菌剂的施用与残留对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7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对2株生防木霉菌哈茨木霉610(Trichoderma harzianum 610)和长枝木霉758(T. longibrachiatum 758)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较强,五氯硝基苯、甲霜灵的抑制作用较弱,福美双、萎锈灵的抑制作用中等。木霉菌菌丝生长比厚垣孢子萌发对杀菌剂更加敏感。不同木霉菌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差异较大,7种杀菌剂对610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758强,但多数杀菌剂对610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则比758弱。98%多菌灵对610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64和0.05 μg/mL),70%五氯硝基苯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分别为681.82和1266.00 μg/mL)。98%多菌灵对758厚垣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 0.62 μg/mL),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为1108.61 μg/mL)。96.2%戊唑醇对758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 0.32 μg/mL),95%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 1206.29 μg/mL)。结合各杀菌剂的使用浓度,施用木霉菌610和758厚垣孢子制剂防治病害时,不能与多菌灵、戊唑醇、福美双与萎锈灵结合使用,并且上述4种农药残留可能影响木霉菌剂的防效,可与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结合使用。758厚垣孢子制剂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610孢子萌发后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甲霜灵的农药残留对木霉菌剂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7.
廉新慧  谷巍  刘凤芝 《中国饲料》2012,(18):28-30,33
本试验选用昆明种小鼠160只,分为4组,每组40只,对照组灌胃1 mL生理盐水,各试验组将酵母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灵芝菌丝体多糖、黄芪多糖等量复配溶液,分别按高、中、低三个剂量进行灌胃(140、70 mg/kg体重和35 mg/kg体重)。试验期为30 d。研究不同剂量复合多糖对小鼠增重率、免疫器官指数、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IgG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复合多糖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和添加时间的延长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8.
The occurrence of fungi in the underground parts of 1‐ and 2‐year‐old conifer stumps (Pimis sylveslris and Picea abies) was studied in two clear‐felled areas of eastern Uppland in Sweden, and most funga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to species.

Decay fungi (Basidiomycetes) were more frequent in spruce stumps than in pine stumps, and their incidence was highest in 2‐year‐old stumps. The occurrence of blue‐stain fungi and hyaline mycelia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stumps of different species or age. Within stumps, decay fungi were most frequent in large roots close to the cut surface, whereas blue‐stain fungi and hyaline mycelia were most abundant in small roots. The occurrence of yeasts, bacteria and fast‐growing moulds was also recorded.  相似文献   
69.
为解决平菇栽培原料供应价格飙升、供应紧张的现状,以平菇为试材,在平菇栽培培养料中按不同比例添加葡萄枝屑(0、30%、50%、70%),研究葡萄枝屑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先将葡萄枝屑、玉米芯、土霉素药渣等原料按不同比例浸泡混匀,装袋培养灰色平菇栽培种,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平菇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比例葡萄枝屑栽培平菇,菌丝体长势强,生长速率高,菌丝洁白、粗壮、紧密;添加葡萄枝屑可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以添加50%葡萄枝屑的平菇产量最高(324.0 g/袋),且加入葡萄枝屑3个处理的生物学效率为90.3%~99.7%;添加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子实体中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4个基质配方栽培的平菇基本能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搭配需求,且添加葡萄枝屑栽培的平菇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葡萄枝屑的对照。因此,加入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相似文献   
70.
虫草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液体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蛋白胨4.0%,KH2PO4 0.20%,MgSO40.10%,在该条件下菌丝体干质量平均可达15.64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