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3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叶类蔬菜低农药残留基因型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GC-NPD,ECD)测定毒死蜱和氰戊菊酯残留量,研究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和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 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中毒死蜱、氰戊菊酯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量、不结球白菜中毒死蜱和氰戊菊酯残留量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同一不结球白菜基因型,毒死蜱和氰戊菊酯的残留量达到《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叶类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所需要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且毒死蜱达到最大残留限量所需要的时间比氰戊菊酯长,因此在选择低农药残留基因型时,应首先考虑农药残留时间长、最大农药残留限量低的农药品种。菠菜品种sp0723、卡尔以及不结球白菜品种矮抗青、无锡605和青选3号属于低农药残留的基因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叶类蔬菜的食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2.
以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200 g·L-1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海藻精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藻精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外施适宜浓度的海藻精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其中以1500倍稀释液浸种和2000倍稀释液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海藻精处理能减轻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提高小白菜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3.
以小白菜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洒的方法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研究BR对小白菜霜霉病的抗性诱导效应。结果表明,0.01~0.15mg/L BR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小白菜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其中,0.10mg/L BR诱导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9.36,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抗病效果为36.60%。另外,经0.10mg/L BR诱导处理后,小白菜的株高达8.26cm,单株鲜质量达5.940g,单株干质量达0.780g,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研究还发现,BR处理后的第5天是诱导小白菜对霜霉病抗性效果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24.
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以珍珠岩作为保护地基质栽培小白菜.研究NO3^--N、P、K和NH4^ -N对保护地无土栽培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是影响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磷、钾的单效应作用较氮素小,主要通过对氮的互作效应影响产量和磷酸盐含量;最优的小白菜营养液配方为:NO3^--N、P、K和NH4^ -N的浓度分别为6.98,1.08,6.45和2.76mmol/L。  相似文献   
125.
氯氰菊酯在露地和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设施蔬菜上科学安全地使用氯氰菊酯农药,采用气相色谱和田间试验方法,对10%氯氰菊酯乳油在露地、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对比研究。小白菜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在0.1~1.0mg/kg的添加水平下,氯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2.9%~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8.4%,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田间试验表明,氯氰菊酯在小白菜上降解较快,降解速度与其栽培方式有关,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的2倍(有效成分为90g/hm2)时,在露地小白菜上的半衰期为1.856天,7天可降解90%以上;在大棚小白菜上的半衰期为2.314天,10天可降解90%以上。在有效成分90g/hm2剂量下施药3次,2次施药间隔7天,氯氰菊酯在露地栽培小白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大棚栽培条件下的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7天。  相似文献   
126.
两种野生绿肥对小白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夏秋两季连续施用野生绿肥植物,即:罂粟科博落回属(Macleaya)(GMⅠ)和壳斗科栎属(Quercu)(GMⅡ),对小白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夏季绿肥与尿素配施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秋季绿肥Ⅰ的所有处理比对照和单施尿素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两种绿肥与尿素配施及绿肥Ⅰ单独施用能显著提高小白菜全年的产量。与单施尿素和绿肥加倍单施处理相比,夏季秋季绿肥单施和绿肥尿素配施能显著降低小白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秋季各绿肥处理都增加维生素C含量,但夏季差异不明显;夏季秋季各绿肥处理都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且秋季增加更显著。两种野生绿肥在夏秋季连续施用条件下,秋季能比尿素更有效的提高小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尤以绿肥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7.
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及抗衰老等功效,但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毒素。外源施硒是提高作物硒浓度的常见措施,然而目前其对土壤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态硒)与水平(土壤硒含量3 mg/kg和6 mg/kg)硒肥施用对小白菜硒富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硒添加水平越高,小白菜硒富集效果越明显。同等硒添加水平下,亚硒酸钠处理小白菜硒富集的效果显著优于氨基酸螯合态硒处理。2)外源硒低量施用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施用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高低量亚硒酸钠施用对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明显;氨基酸螯合态硒则是在低量施用时无影响而高量施用时显著提升土壤NAG、ALP酶活性。总体而言,外源施硒对小白菜硒富集的影响与硒形态和硒施用水平均密切相关,而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则取决于硒施用水平而非硒形态。  相似文献   
128.
低浓度镉对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模拟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低浓度Cd(5μmol/L)对10个品种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对耐性强的品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耐性差的品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5μmol/L Cd促进小白菜根系对Ca、Mg的吸收,但抑制Ca、Mg向地上部转运;小白菜地上部Ca、Mg、Mn、Zn、Cu含量受到Cd的抑制,且抑制程度存在品种差异。小白菜根部Fe、Zn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品种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的镉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日本华冠火青菜地上部镉含量较低,耐性指数较高;大头.沪王青、抗热605两个品种地上部镉含量也较低,但地上部生长量受到抑制较大,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9.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的酸性土壤上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小白菜生长及污染元素 (Cd、Pb、Zn)和养分元素 (N、P、K、Mn、Fe、Cu)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镁磷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 ,显著抑制 Cd、Pb、Zn对小白菜的毒害及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 N、K、Cu、Mn的吸收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硅肥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及对 Cd、Pb、Zn吸收的抑制效果较差 .提高土壤 p H是抑制小白菜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0.
腐植酸钾对小白菜产量、生理特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以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四月慢’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水平(0、0.01%、0.1%、0.3%、0.5%)的腐植酸钾,研究其对小白菜产量、生理特性以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可显著改善小白菜产量,且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7.1%;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改变。此外,施用腐植酸钾后小白菜N、P、K含量均增加,其中N、K上升显著。小白菜植株的N、P、K总积累量先上升后降低,均在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总积累最大,分别提高56.4%、37.3%、50.7%。施用腐植酸钾后小白菜植株N、P的养分吸收效率(AE)、养分偏生产力(PFP)和养分干物质效率(DME)比对照显著增加,且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增幅最大;N含量分别提高55.6%、42.2%和42.2%,P含量分别上升40.0%、40.0%和30.0%。K的AE、PFP和DME在0.01%和0.1%时高于对照,0.3%和0.5%时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