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3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选取3种河南省典型土壤(郑州黏土、洛阳粉壤土和驻马店砂壤土),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采用地下滴灌供水,设置常规灌溉为对照组(CK)、灌溉后通气(MV)为试验组开展盆栽试验,研究灌溉后通气对小白菜水分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处理MV显著地提高了3种土壤小白菜根系活力、根干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处理MV显著提高了小白菜蒸腾速率,其中,黏土、粉壤土的分别提高了20.61%和15.98%.黏土在处理MV时,小白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8.08%和52.70%;小白菜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增大了61.65%,66.54%,104.83%.粉壤土在处理MV时,小白菜磷、钾吸收效率分别增大了50.60%,73.65%.砂壤土在处理MV时,小白菜磷、钾吸收效率分别增大了40.84%,26.1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黏土灌溉后通气处理对小白菜水分、养分利用及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2.
基于QuEChERS方法,采用乙腈提取目标物,采用新型净化装置多功能针式过滤器净化,以CORTECS? T3色谱柱 (3.0 mm × 150 mm, 2.7 μm) 进行液相分离,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QDa质谱 (UPLC-QDa MS) 单离子扫描模式进行快速测定分析,建立了白菜与油菜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 单个样品处理分析过程不超过30 min。结果表明:在0.001~0.1 mg/L范围内,白菜与油菜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代谢物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 (r > 0.99) 。在0.01~0.2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处于68%~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 (n = 3) ,方法检出限范围 (LOD,S/N≥3) 为0.001~0.004 mg/kg,定量限 (LOQ,S/N≥10且回收率处于60%~120%之间) 处于0.005~0.01 mg/kg之间。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适合基层实际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63.
为提高磷钾肥的有效性,减少磷钾肥固定及淋失,提高作物产量,节约农业资源和减少面源污染,研制超微细磷钾—活化剂肥,通过盆栽小白菜试验,研究该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常规磷钾肥和添加腐殖酸磷钾肥为对照,研究磷钾肥与腐殖酸、沸石粉、硅藻土活化剂不同配比并磨细制造超微细磷钾—活化剂肥施肥效果,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超微细磷钾—活化剂肥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增产率达13.22%~35.14%;超微细磷钾—腐殖酸—沸石粉肥、超微细磷钾—腐殖酸—硅藻土肥、超微细磷钾肥—腐殖酸—沸石粉—硅藻土肥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0.46%~74.31%,可溶性糖增加41.70%~150.00%;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提高23.15%;超微细磷钾—活化剂肥的磷肥利用率提高47.58%~238.62%,农学利用率提高114.12%~303.44%,钾肥的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3.22%~35.15%,均达显著水平。超微细磷钾—活化剂肥提高了其保肥和供肥性能,增加了产量,建议在肥料生产和施用中选择超微细磷钾—腐殖酸—沸石粉肥料。  相似文献   
164.
Two tunnel experiments with 16 pakchoi cultivars were conducted under organic (ORG) an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CON) in fall and winter to investigate the yield, total N uptake, N uptake efficiency (plant aboveground N uptake at harvest per unit plant available N; NUp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lant dry weight per unit plant aboveground N uptake at harvest; NUtE) and specific adaptation of cultivars. Yields under OR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under CON, whereas the NUpE in organic pakcho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pakchoi. In winter,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ultivar for NUtE was observed. In addition, all the traits determined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cultivar. Among cultivars, the yield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pE under ORG and CON, except under ORG in fall. The cultivar ranking analysis showed a rank correlation for yield, NUpE and NUtE in winter, while no rank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fall. The rankings of cultivars showed major changes between ORG and CON in fall. In conclusion, the selection of cultivars with high NUpE and direct selection of cultivars under organic agriculture, particularly in fall,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yield.  相似文献   
165.
为了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在经济作物上的田间应用效果,通过在小白菜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和不喷施该品种肥料的对比试验来校验其实际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新型特肥、提升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提供试验效果依据。结果表明,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的小白菜每667m2产量可达2610.5kg,比未喷施的增产265.9kg,增产率为11.3%,每667m2增加纯收益707.7元,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6.
在对天然海泡石进行铁锰改性并表征的基础上,通过盆栽试验,设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天然海泡石的处理,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CK),共7个处理,探究天然海泡石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对土壤pH、锑(Sb)的形态及Sb在土壤–小白菜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铁锰改性后呈现孔洞状结构,比表面积增加18.11%,Fe、Mn质量百分比大幅增加,且Fe、Mn以非晶体形式存在;与CK相比,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均提高了土壤pH,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影响最大;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增加了土壤晶型铁铝结合态Sb和残渣态Sb的百分比,降低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和专性吸附态Sb、无定形铁锰氧化物和非晶型铁铝结合态Sb的百分比,与添加天然海泡石相比,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后的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百分比下降了2.48%~43.31%;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后,土壤Sb迁移受阻,能显著降低小白菜各部位Sb质量分数和富集系数,根和茎叶Sb的质量分数分别下降6.83%~44.26%、19.51%~59.23%,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  相似文献   
167.
为指导消费者食用果蔬时科学降低农残摄入风险,对小白菜施加不同质量浓度(1、50、100 μg/mL)的农药(百菌清、毒死蜱和氟虫腈),通过建立的DI-SPME/GC检测方法测定小白菜的农药残留水平,并比较不同清洗方式(自来水、盐水、碱水、淘米水和洗涤剂)和烹饪方式(烫漂、沸水煮和热油翻炒)对小白菜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小白菜水分含量、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施药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处理组间维生素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还原糖、钙和磷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先增加后降低;100 μg/mL组粗纤维含量增加。洗涤剂清洗对于3种农药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碱水浸泡和淘米水浸泡效果次之,盐水和自来水效果最差。百菌清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极易分解,3种烹饪方式去残留率均在94%以上;60 ℃烫漂和100 ℃沸水煮对毒死蜱的去除率较低,而热油翻炒能明显提高毒死蜱的去除率(76.97%);对氟虫腈而言,热油翻炒去残留效果最好(82.68%),100 ℃沸水煮和60 ℃烫漂次之。结果表明,农药胁迫会对小白菜营养品质造成一定影响,洗涤剂清洗、淘米水和碱水浸泡和热油翻炒均是降低果蔬农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磷、硒配施对小白菜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为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及两因素三水平设计,两因素分别为磷酸盐和硒酸盐,其中硒酸盐选择亚硒酸钠(Na2SeO3)和硒酸钠(Na2SeO4)2种,设置0,1.0,2.5 mg/kg 3个水平;磷酸盐选择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2种,设置0,75,150 mg/kg 3个水平,进行完全交互设计,共36个处理,分析不同磷硒配施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效P含量的影响。【结果】单施磷肥时,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根长、生物量以及小白菜地上部、地下部磷含量均增大。单施硒肥时,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生物量总体增加,根长先降低后增加,地上部磷含量减小,地下部磷含量先降低后上升。磷硒配施处理时,相同磷水平下,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小白菜株高、生物量均增大,地上部磷含量总体减小,地下部磷含量总体先减小后增大;施硒处理土壤的有效P含量总体均较无硒处理增大。磷硒配施处理时,相同硒含量下,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根长、生物量以及小白菜地上部、地下部磷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磷硒配施时,施用硒肥会增强磷对小白菜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但也会抑制磷对小白菜磷吸收的促进作用,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提高土壤有效P含量。  相似文献   
169.
为解决化肥径流淋洗及养分挥发损失量大、养分释放难与作物吸收同步等问题,该研究对天然缓释材料凹凸棒土进行了300℃热改性处理,同时与生物炭相结合,制备了热改性凹凸棒土-生物炭复合材料,以期提升该材料对氮磷钾养分的缓释性能,并以小白菜进行生物效应验证。试验共设7个处理:以不施肥(CK)和普通化肥(F)做对照,设置化肥+凹凸棒土(AF)、化肥+热改性凹凸棒土(TAF)、化肥+生物炭(BF)、化肥+凹凸棒土+生物炭(ABF)、化肥+热改性凹凸棒土+生物炭(TABF)缓释。结果表明:1)天然凹凸棒土经300℃热改性后,呈现破碎及圆形塌陷结构并出现大量的间隙和裂缝,为养分离子与复合材料相互作用提供更多位点,从而对氮磷钾元素呈现出较优的吸附性能。2)相比生物炭,热改性凹凸棒土+生物炭复合材料由片层转变为疏松多孔结构,具有更多孔道和较深的孔径;同时SiO2、MgFe4(SO4)6(OH)2(H2O)20和CaMg(CO3)2含氧基团增加,提高了复合缓释材料吸附效果。3)与普通化肥(F)氮、磷养分释放高峰在第5天和第9天相比,TABF则出现在第52天和第42天,缓释效果突出。4)TABF代替化肥后,可与小白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需求同步缓释,在表型指标、品质、产量等方面均优于CK和F处理;与普通化肥相比,5种缓释材料均能显著增加氮磷钾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以TABF最优。综上所述:300℃热改性显著增加了凹凸棒土的吸附位点,特别是凹凸棒土-生物炭复合材料更能有效提高肥料的缓释性能,与小白菜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同步性好,有效提高了氮磷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