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6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394篇
农学   659篇
基础科学   131篇
  550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415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932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41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6和两优1193在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两种灌溉模式下生育后期的根系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湿润灌溉增大了水稻根系密度,提高了根系活力,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密度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r1=0.66, r2=0.68)。齐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成熟期湿润灌溉显著高于淹水灌溉,推测湿润灌溉有利于剑叶功能期的延长和光合速率的提高。湿润灌溉条件下,群体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淹水灌溉,表明湿润灌溉有利于水稻生殖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上述结果可能是湿灌处理条件下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极显著高于淹灌处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高产生理特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3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中优6号、两优培九、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好气灌溉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较,好气灌溉条件下水稻整个生育期田间水位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分蘖早发,前期分蘖和大分蘖比例提高,分蘖成穗数提高7.1%~18.3%,增产8.6%~10.8%。同时,好气灌溉在单丛叶面积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提高群体各层次的透光率。与传统方式比较,水稻好气灌溉处理在孕穗期和开花期根系单茎伤流量增加,花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比叶重提高。  相似文献   
93.
不同锌水平对剑麻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锌水平对剑麻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锌可促进剑麻生长发育,高浓度的Zn^2+则起抑制作用。同时发现,在一定Zn^2+浓度范围内,适量的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剑麻幼苗叶片POD、SOD、CAT及PPO等酶的活性,从而相应地降低剑麻幼苗叶片MDA、O2^-的含量;适量的锌还可提高剑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  相似文献   
94.
战健  邓科  张娣  孟博  周一帆  邓燕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6):1183-1190
甘蔗(Saccharum spp. hybrid)是我国食糖生产的重要原料,当前生产中普遍存在施氮量高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除了优化施肥管理,种植氮高效的甘蔗品种也是减氮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云南蔗区推广的早熟高产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为试验材料,设置0、0.1、0.5、1、5、10 mmol/L 6个供氮水平开展水培试验,在苗期测定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氮浓度与累积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2个品种地上部、根系及整株生物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云蔗081609’根系生物量先于其地上部达到峰值,‘云蔗05-51’则相反,‘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达到最佳生长需要的供氮量分别为0.5、1 mmol/L,相同供氮水平下‘云蔗081609’生物量高于‘云蔗05-51’;(2)随供氮水平上升,2个品种的根系总长度和平均根直径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根表面积持续增加,比根长先升后降,相同供氮水平下‘云蔗081609’的根系总长度、平均根直径和根表面积高于‘云蔗05-51’,比根长则低于‘云蔗05-51’;(3)2个品种植株氮浓度及累积量随供氮水平的升高总体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相同供氮水平下‘云蔗081609’的植株氮累积量高于‘云蔗05-51’;(4)随供氮水平的增加,2个品种的单位根长吸氮量呈先升后稳定的趋势,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则呈先升后降并趋于平稳,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均随供氮水平升高显著降低,在0.1~10 mmol/L范围内‘云蔗081609’单位根长的吸氮量高于‘云蔗05-51’,但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品种间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无差异。综上表明,‘云蔗081609’在苗期对氮的吸收量高于‘云蔗05-51’主要得益于更好的根系生长,苗期适宜需氮量低于‘云蔗05-51’。  相似文献   
95.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又称虎坚果,沙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具有适应性广、生长期短、生物量大、含油量高等优势特性。油莎豆茎叶可做青贮饲料,块茎可生吃或熟吃,此外,油莎豆还可用来榨油,榨油后的油饼可用来做饲料。因此油莎豆作为一种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兴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为了深入了解油莎豆,促进油莎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油莎豆中油脂、蛋白和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油莎豆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并就其市场规模和科学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孙璐  汪芳  孟骏  沈新春 《大豆科学》2019,38(2):322-329
大豆品质的优劣是衡量不同大豆制品好坏的重要依据,明确的品质评价方法和品质评价标准是确定大豆加工适宜性的可靠指标,且能够为后续筛选出大豆加工专用品种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大豆加工特性以及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主要归纳了大豆在制取蛋白、制油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加工利用的加工特性,并从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方面总结了大豆的品质评价指标,整理我国现有的大豆品质评价标准,分析我国大豆品质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7.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况频繁发生,研究高温对水稻危害的机理与对策对稳定和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抗逆系统、脯氨酸、激素、多胺、蔗糖 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机制,提出减轻水稻高温胁迫的调控措施,并对未来深入开展水稻高温逆境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锌水平对剑麻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锌可促进剑麻生长发育,高浓度的Zn2 则起抑制作用。同时发现,在一定Zn2 浓度范围内,适量的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剑麻幼苗叶片POD、SOD、CAT及PPO等酶的活性,从而相应地降低剑麻幼苗叶片MDA、O2-的含量;适量的锌还可提高剑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  相似文献   
99.
测定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栏稻苗期的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估山栏稻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山栏稻降低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并增加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同时,山栏稻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选山栏稻品种的隶属函数值为0.521和0.673。综合实验数据和田间观察,初步判断山栏稻苗期具有较强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00.
20世纪以来,吉林省水稻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使2011年吉林省水稻单产达到53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稻育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对吉林省历史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的系统研究,提出吉林省下一步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株型及农艺性状特点。同时建议为提高品种选育的科学性,可将水稻生理机能纳入育种选择的范畴,水稻上3叶光合能力特别是倒3叶光合能力可作为生理机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