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林业   75篇
农学   735篇
基础科学   2篇
  85篇
综合类   1272篇
农作物   417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短高温对小麦花器官及旗叶的超微结构变化的直接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春小麦花粉母细胞期和单核期进行短期高温杀雄处理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麦花器官和旗叶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短期高温直接使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中线粒体等双层细胞器严重破坏,并且使绒毛层细胞膨胀与小孢子粘连。而胚囊的线粒体和旗叶片中的 纯粒体及叶绿体结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究PTD-FNK蛋白对雄性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PTD-FNK蛋白组(n=8),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TD-FNK蛋白组腹腔注射300 μg/(kg·BW)PTD-FNK蛋白,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期间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体温、血糖、采食量、饮水量,计算试验期间总采食量、总饮水量、体增重;于试验第1天和最后1天测量鼻肛距,计算试验前后Lee's指数;试验结束立即处死小鼠,称量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睾丸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分离小鼠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测定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率;利用q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GPX1、内分泌相关基因STAR、17β-HSD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D-FNK蛋白组小鼠总采食量极显著(P<0.001)下降,总饮水量显著(P<0.05)下降;Lee's指数、体温、体重、血糖无显著(P>0.05)变化。肝脏指数显著(P<0.05)下降,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P>0.05)变化。精子活力极显著(P<0.01)升高,精子质膜完整率无显著(P>0.05)变化。睾丸组织中Ba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Caspase-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SO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GPX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17β-HSDSTA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结论] PTD-FNK蛋白可以抑制雄性小鼠的采食、饮水及肝脏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鼠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华山矾大、小孢子发育和花粉壁的形成以及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华山矾的花药四室。绒毡层腺质型 ,发育后期出现双核至多核。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 ,胞质分裂连续型。成熟花粉具 2细胞。子房 2室 ,中轴胎座。胚珠倒生 ,单珠被 ,薄珠心 ,胚囊发育为蓼型。该研究为山矾科的胚胎学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以姥山杉木初级种子园、杉木种源林和普通杉木林为对象,对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其发育过程,雄球花特征值频率分布,雄球花大小分类及花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具有成层性。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上、中部,雄球花则主要分布在下、中部。杉木雄球花及花粉特征值频率分布为偏态分布。雄球花的大小可按小孢子叶球数平均值一倍的标准差,分为大、中、小3类。花粉的客重为656.071 8mg/cm~3。用容重法测得的每个孢粉囊产生的花粉为3700粒。姥山杉木种子园平均每株母树产生花粉约697 g,约35.1亿粒。整个种子园产花粉约12681kg,约6.5478×10~(14)粒。偏雄,宜进行适当改造。  相似文献   
56.
辐射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各种标记方法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标记(RAPD)因其灵敏度高、速度快,可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标记且费用和技术难度较低,易于应用而倍受青睐[1],已在植物亲缘关系与品种鉴定[2~4]、遗传多样性检测[5,6]、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基因定位[7]、辅助选择育种[8,9]、育种材料的早期的选择、突变体的鉴定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10~13]。由于突变体是植物基因组(达2 0×109bp)少数位点发生突变的结果,1个随机引物仅能检测基因组的极少部分,因而突变体的检测相对困…  相似文献   
57.
通过电镜对拟南芥野生型及epn型突变体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进一步研究(此突变体的特征是花粉从游离核时期就具有多核、多沟并有分枝的花粉管),值得注意的是突变体在发育至四核花粉母细胞时期,在整个母细胞原生质膜外开始形成小孢子的外壁(与野生型晚期四分体内单倍体小孢子原生质体外形成的外壁相同),此外,在突变体小孢子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也未见到正常四分体的出现。因此,设想具有两个营养核、两个生殖核的突变体的大花粉直接由非正常的四核花粉母细胞形成,突变体发生缺失的时期在前减数分裂期或减数分裂Ⅱ  相似文献   
58.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10个省份的银杏雄株10个无性系的研究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了96条带,多态性条带41条,占总带数的42%,扩增片段长度为300~2 000 bp,10个银杏雄株无性系间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利用12对引物的41个分子标记完全可以对10个不同银杏雄株无性系进行识别,谱带清晰,因此利用RAPD技术进行银杏雄株无性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黄群策 《林业科学》2006,42(5):42-47,F0003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柞蚕雄蛾油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与不同剂量柞蚕雄蛾油的喂养试验,每4天称体重一次,每4天测定小鼠肝系数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次。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TC、TG、LDL‐C含量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而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