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21.
一、春季小麦主要病害简介1.种传或土传病害(1)病害种类①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侯马市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属于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小麦各生育期皆可发病,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形成枯株白穗,甚至颗粒无收。小麦幼茎初  相似文献   
22.
用100或300ppm的粉锈宁(三唑酮)溶液喷施花生幼苗后,植株矮壮,根系较发达,根冠比大,减少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活性和光合速率,而呼吸速率没有很大差异,增加植株鲜重和干重,有利于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23.
三唑酮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穗颈瘟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BR和三唑酮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小麦品种豫麦10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BR和三唑酮(Tria)对小麦产是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结果表明,0.1μg/mL BR浸种可提高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耐病能力;0.1μg/mL BR浸种结合拔节期和开花后喷洒Tria,小麦旗叶、倒2叶和倒3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2%,107.0%和188.4%;白粉病和犭病的发病程度降低;特别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较为突出,分别比对照增加2.3粒和3.4g;产量比对照增加20.13%,试验为高水肥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25.
三唑酮在黄瓜植株体内的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树人  曹国印 《核农学报》1991,5(3):189-192
用薄层色谱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三唑酮在黄瓜植株内的代谢。用~(14)C-三唑酮处理黄瓜植株后,植株体内所含放射性物质大部分是可萃取的。被黄瓜植株吸收的三唑酮,在供试植株体内能迅速转化为三唑醇(R_f=0.63)和两个未知化合物X_1(R_f=0.07)、X_2(R_f=0.02)。其中三唑醇是主要代谢产物,X_1和X_2可能是强极性的水溶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6.
葫芦岛市连山区的老官堡,杨郊、寺儿堡、白马石等乡镇,是葫芦岛市重点苹果产区,其产值在农业种植业中占40%以上。苹果轮纹病是该地区苹果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以往生产上为了减少经济损失,从3月下旬至9月中旬轮纹病发生时就不断喷药,一直防治到采收前的20 d左右,在病害大发生期往往五六天就喷1次药,喷药时选用二三种杀菌剂混用,既浪费农药又容易出现药害。为寻求有效的防病药剂,2003—2004年选用7.2%甲硫.酮(由3.2%甲基硫菌灵和4%三唑酮合成的含有高效助剂、成膜剂、生物活性剂的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新型果树杀菌剂)防治苹果轮纹病药效试验,并于2005年进行了生产防治试验示范,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7.
田间试验表明麦拌灵(30% 甲柳·酮乳油) 对麦田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麦蚜、白粉病) 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最佳拌种量1.0mL/kg 干种子,对以上防效分别为92.98% 、68.05% 、76.80% 。  相似文献   
28.
《植物医生》2015,(2):38
<正>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农业种植结构改变,杀菌剂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在产业调整与新品研发并重的同时,果品美容成为企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热点。从市场来看,杀菌剂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其中以三唑类杀菌剂增幅最快。在制剂领域,井冈霉素、多菌灵、硫酸铜、三唑酮、代森类、百菌清、咪鲜胺等老品种由于复配兼容性好,成为用量最大的农药品  相似文献   
29.
<正>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植保站了解到,目前该省大部分玉米主产区已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大斑病,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发生相对较重的肇州、林甸、双城、肇源、北安、肇东、富裕等地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10%~4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已接近100%;五常、木兰、爱辉、依安、龙江、集贤、密山等其它地区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3%~1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接近40%。目前病斑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且有往植株上部扩展趋势。发病品种主要有先玉335系列、郑单958、吉单519、鑫鑫1号等。分析发病主要原因有:(1)玉米密植栽培,导致田间  相似文献   
30.
采用单形重心设计法研究了多菌灵、三唑酮、甲基硫菌灵不同混合比例防治小麦赤霉病。在抑菌率大于80%的约束条件下,从3种供试药剂任意两种混合的方案中筛选出27种优化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