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616篇
农学   590篇
基础科学   558篇
  525篇
综合类   3507篇
农作物   394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457篇
园艺   825篇
植物保护   65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化从深层制约和影响个体和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土壤就难以顺利实施,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障碍比制度障碍更为强大.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阻滞力的主要表现: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导致二者没有共同的教育发展理念;缺乏城乡一体观,对城乡教育作为两个主体分别对待;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偏向城市,歧视农村;保守性和经验性的教师文化阻碍教育改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破解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阻滞力的思路,构建“和而不同”的城乡文化关系,通过制度创新消解文化阻力.  相似文献   
92.
<正>一、玉米顶腐病在龙江县的发生情况玉米顶腐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年6月中旬玉米顶腐病在我县玉米田首次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有的地块造成毁种。2009年5月末至6月上旬有零星发病,玉米大部分在3叶1心至4叶1心。2010年,我县顶腐病又一次大发生,6月上旬全县玉米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病时大部分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93.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随着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该病对我国养兔业的危害日益严重,中国是养兔大国,每年由兔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1]。目前,报道的感染家兔的艾美尔属球虫有17种,其中斯氏艾美尔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它寄生于兔的肝胆管上皮细胞,能引起严重的肝球虫病。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迅速发展,家兔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兔球虫病导致家兔死亡率越来越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各种品种和不同年龄的兔都可感染,但以1~3月龄的兔最易感而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成年兔发病轻微,多为带虫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2]。  相似文献   
94.
95.
汽车雨刮器是保持挡风玻璃外表面清洁确保雨雪天气视野清晰和行驶安全,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部件。  相似文献   
96.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一、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97.
<正>0.前言裂缝、渗漏、剥蚀是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欠佳,运行管理不善,用途或使用条件改变,遭受意外荷载及材料老化等,会引发贯穿性裂缝,或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连通的蜂窝孔洞等深层缺损,或导致变形缝止水失效,在水压力作用下将引起渗漏,而渗漏带来的钢筋锈蚀,化学侵蚀等可导致剥蚀破坏。如何有效治理这些病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8.
以美国种质资源库(NPGS)提供的541份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种质为基础,经过连续3年裂荚率评价,共筛选出高、中、低裂荚种质33份。以这33份箭筈豌豆种质作为本研究的试验材料,利用艾德堡HP-50数显推拉力计结合裂荚率对箭筈豌豆荚果水平放置时的裂荚机械力和垂直放置时的裂荚机械力进行分析,为选育箭筈豌豆抗裂荚种质提供精确、快速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1)箭筈豌豆高裂荚种质荚果裂荚机械力极显著低于低裂荚种质荚果裂荚机械力(P0.01)。2)箭筈豌豆荚果水平放置时的裂荚机械力极显著低于垂直放置时的裂荚机械力(P0.01)。3)箭筈豌豆荚果在水平放置下裂荚机械力大于9.286N的为低裂荚种质,裂荚机械力小于2.163N的为高裂荚种质。研究表明,利用推拉力计测试水平放置的箭筈豌豆荚果裂荚机械力可准确反映箭筈豌豆不同种质的裂荚特性,并为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的标准化测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为进一步研究从不同地域和寄主组织来源的荔枝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征,采用离体果实直接接种法和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在不同品种的荔枝上对11个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验证,发现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从中选取致病力差异较大的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和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颜色等方面很相似,但二者在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盘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产孢量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2倍;培养6 h后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分生孢子萌发率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倍;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2个菌株致病力不同的部分原因,对研究荔枝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制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果农之友》2011,(2):48-48
果树伤口一般包括剪口、锯口、病疤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果树表皮和皮层破坏、木质部断裂和外露现象。生产上大部分果农不注意保护伤口,少数仅对大的锯口和腐烂病疤进行保护,危害有三,一是伤口容易感染侵染性病害,例如,苹果腐烂病、苹果干腐病、桃树流胶病等。据调查,90%以上的腐烂病是从伤口侵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