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19篇
  57篇
综合类   797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二倍体棉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倍体棉种为四倍体栽培种提供了亲本(祖先)种,是棉花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是构建棉属突变体库、研究棉花功能基因组的优良材料。其中A、B、E、F组棉种起源于亚非大陆,D组起源于美洲大陆,C、G、K组起源于澳洲等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组织培养研究主要涉及植株器官与细胞培养的再生途径、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培养与融合等,目前已获得了克劳茨基棉(Gossypium klotzschianum)、野生拟似棉(G. gossypioides)、亚洲棉(G. arboreum)、戴维逊氏棉(G. davidsonii)、雷蒙德氏棉(G. raimondii)、司笃克氏棉(G. stocksii)、奈尔逊氏棉(G. nelsonii)、比克氏棉(G. bickii)等二倍体棉种的再生植株,其中茎尖培养仅获得了亚洲棉、比克氏棉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克劳茨基棉、戴维逊氏棉的再生小植株;此外,获得了陆地棉和二倍体棉种克劳茨基棉、比克棉、司笃克氏棉的种间杂种。二倍体棉种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组织培养体系可以借鉴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方法。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2.
由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引起的莲腐败病是我国莲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强致病力菌株FCN23为供试菌株,通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法研究了菌龄、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YPD液体培养基培养24 h获得新鲜菌丝,在酶解时间为2.5 h,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 NaCl溶液时原生质体制备效率最高。进而将遗传霉素的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莲腐败病菌原生质体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化子,能够稳定遗传gfp基因,说明莲腐败病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成功。该体系的建立为莲腐败病菌的侵染过程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3.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单核体荧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1℃、酶浓度1.0%、菌龄5d、酶解时间4h,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4h、酶浓度1.5%、菌龄11d。稳渗剂种类对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mol/L蔗糖为稳渗剂,各黑木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HW2号菌株原生质体经核染色其单核化比率最高;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核相,单、双核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144.
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了酶解体系、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渗稳剂对血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置培养5 d菌丝体以0.6 mol/L蔗糖为渗稳剂,采用1%溶壁酶+1%蜗牛酶,32℃酶解3 h,制备率为2.950×107个/mL,其再生率可达4.508×10~(-3)。  相似文献   
145.
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陆地棉品种“珂字201”为材料,比较了IAA+KT和2,4-D+KT在愈伤诱导和悬浮培养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IAA和2,4-D表现为正效应,且2,4-D的效应强于IAA;KT表现为负效应;胚性愈人务悬浮培养中;3种激素都表现出负效应。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试验,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3%+果胶酶1.5%,原生质体培养的最佳激素为IAA0.5mg/L+K  相似文献   
146.
野生稻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个野生稻(O. rufipogon,O. glumaepatula 和O. latifolia)成熟胚,经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细胞培养,分离原生质体,利用简化原生质体培养基(SPCM),结合琼脂糖包埋,并附加看护细胞培养液,这三个野生稻原生质体均得到了成功培养,其中两个(O. rufipogon和O. glumaepatula )分化了绿色植株。看护细胞液在野生稻原生质体培养中,可促进细胞分裂,提早细胞分裂始期,细胞分裂频率(3.2%)和植板率(19.0%)分别比未加看护细胞液的培养方法高出13.3%和6.2%。看护细胞液可大大减少野生稻愈伤组织在液体中培养始期的死亡率,提高建立其悬浮细胞的成功率。原生质体克隆在适当的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显著改良其结构,明显促进绿苗分化。尤其是L3培养基诱导原生质体克隆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或类似胚状体结构的频率达32.1%,显著高于MS和N6培养基,从而导致较高绿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47.
异质性体细胞杂种育性及其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粉蓝烟草(N.glauca)的叶肉原生质体经高Ca++,高pH的PEG溶液诱导融合,并再生出体细胞杂种植株。杂种植株中发现形态偏普通烟草,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异常,且融合双亲部分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杂种株,将此株与普通烟草栽培品种(Speight G-28♂)回交,回交1代(BC#-1)、回交2代(BC#-2)保持高度不育,回交3代(BC#-3)、4代(BC#-4)育性有一定的恢复,并出现育性分离。让恢复一定育性的株系自交,获得有一定育性的稳定株系,继续与其它普通烟草栽培品种回交(Speight G-80♂,Speight G-140♂,Jingyehang♂等),恢复其不育特性,并稳定地遗传。用普通烟草栽培品种(Jingyehuang♂等)反交时,后代育性恢复正常。并相应对各世代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8.
钙离子对曲霉原生质体的保护与促再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钙离子浓度,处理时间对曲霉原生质体的保护和促再生效应。结果表明:黑暗下钙处理使原生质体数量比对照高,9h处理比对照原生质体数量高达1.43倍和1.67倍,而光照下,钙处理反而使原生质体数量比对照低。黑暗下,不同浓度钙处理使黑曲霉原生质体再生提高1.47倍到3.40倍,使米曲霉提高1.08倍到2.58倍,二菌株钙促再生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2h和4h,最大再生率分别为28.08  相似文献   
149.
黄瓜和南瓜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子叶原生质体经10μg/ml诺丹明6G(R6G)处理15min,南瓜和黑籽南瓜子叶原生质体分别经1.0mmol/L和1.3mmol/L碘乙酸(IOA)处理10min,均发生生理性失活。采用聚乙二醇和高钙高pH法融合后,双亲融合体恢复分裂能力。同工酶鉴定表明,黄瓜和南瓜,黄瓜和黑籽南瓜均获得了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50.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有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上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坟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的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