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19篇
  57篇
综合类   797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纤维素酶、0.5%离析酶、3mmol/L MES 和0.25mol/L 甘露醇的CPW 酶液酶离出的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在去NH_4NO_3的KM_(8p)附加0.5mg/L 2、4-D、lmg/L BA、125mg/L 水解酪蛋白(CH)、0.15~0.20mol/L 葡萄糖和0.05mol/L 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出微愈伤组织,再经MS附加多种成分的培养基培育,增殖出大量松散粒状、表面光滑的多种形态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根。  相似文献   
92.
以市售栽培品种城青2号、高脚白大白菜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分别就激素、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培养方式、多胺类物质对细胞分裂频率以及后期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探讨了在原生质体培养10天后加入提高了pH值的培养液来控制细胞褐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3.
用蛋白酶和细菌酶分离出来的小红毛菜原生质体,在适宜的温度,光照下,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培养2-3天,原生质体产生细胞壁,然后分裂成二个独立的细胞,经培养,这些细胞有的还能重复同样的分裂,使单细胞数目剧增,这些细胞经诱导培养能萌发成小红毛菜。  相似文献   
94.
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团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软猕猴桃叶片、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酶液配方2优于配方1,成龄叶片优于幼龄叶片;培养方法以浅层培养法最好;改良MS液体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5-7d出现第一次细胞分裂,14d出现第2次细胞分裂,30d形成多细胞团,55d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95.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时。  相似文献   
96.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相似文献   
97.
农用抗生素高产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农用抗生素生产上常用的几种高产菌株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育种、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尤其是的原生质体融合及研究热点--生物工程育种技术从技术原理及应用上作了较为详细介绍.通过对当前各种农用抗生素育种技术在生产应用上存在问题的讨论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认为通过细胞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原生质体融合和生物工程育种技术构建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的多元育种途径,是今后农用抗生素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8.
罗勒(Ocimum basilieum)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罗勒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无菌苗幼叶为材料,研究了罗勒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材料的起始状态对原生质体分离的产量、质量均有明显影响;以泥状愈伤组织为材料,其原生质体的产量(以鲜重测)可达1.25×107个/g,存活率大于94%。该原生质体可进一步用于罗勒的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  相似文献   
99.
从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601的子叶中游离出原生质体,采用液体浅层培养,获得持续分裂的细胞。培养基中的2,4-D浓度对刺激细胞分裂至关重要。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必须经继代培养(MS培养基补加2,4-D 0.2mg/L,KT 2mg/L)后,再转至MS分化培养基(补加NAA0.01mg/L,KT 3mg/L)上,才能分化出芽。分化的芽在MS生根培养基(补加IBA0.5mg/L)上,可以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0.
实验得出适合膜片钳实验的耐盐木本植物中国沙棘子叶原生质体的游离条件,即取当天脱壳的子叶,放入渗透浓度为0.88 mol/L,pH为5.8,酶液的组分为10 g/LCellulase R-10、0.5 g/LPectolyase Y-23、1.5 g/LMacrozymeR-10、1 g/L Hemicellulase、1 g/L BSA、1 g/L PVP-40、2 mmol/L CaCl2、10 mmol/L Mes和5 mmol/L Vc的溶液中,在26℃、黑暗条件下,静置4 h。并且利用Multiclamp 700B放大器和Clampex 9.2软件,记录到了该原生质体质膜全细胞内向K 通道电流(-459.137 pA及-290.527 pA)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的外向电流(8.036 pA)。这为沙棘属木本植物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其耐盐性机制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