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59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为提高猪场沼液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采用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方法,在常温条件下研究铁和碳的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确定铁和碳的最大吸附量,消除其在微电解作用下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粉对氨氮、总磷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铁粉对氨氮、总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铁粉及活性碳粉对氨氮及总磷的吸附,铁和碳在猪场沼液中吸附2h可达饱和吸附。当(20±1)℃时,铁碳比为1∶1,pH为3,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去除效果较好,氨氮的去除率为34.01%,总磷的去除率为97.23%。  相似文献   
402.
高温堆肥对鸡粪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部分随禽畜粪便进入环境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探讨了高温堆肥去除鸡粪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可行性以及接种外源耐高温菌对去除FQ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可去除鸡粪中48.4%~77.1%的FQs,且FQs的降解在堆肥初期(0~14 d)较快;堆肥中FQs的降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降解速率与鸡粪中FQs的初始浓度正相关;接种外源耐高温菌种后FQs的去除率为60.3%~76.4%,比未接种时提高了3.3%~7.2%,且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鉴于高温堆肥未能实现畜禽粪便中残留FQs的高效去除(90%以上),因此还有待于堆肥过程和外源添加菌种的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03.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设置3种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试验,研究了菖蒲、香蒲、鸢尾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鸢尾和香蒲在3种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菖蒲在高浓度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3种植物对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的去除率不同,鸢尾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9%、88.8%、69.9%,菖蒲为66.5%、82.2%、54.2%,香蒲为64.1%、77%、74.3%;对水体总磷的去除率鸢尾为70%、87.7%、77.5%,菖蒲为54%、80%、55.8%,香蒲为44%、60.5%、61.6%。试验表明,3种植物均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可见,3种植物中鸢尾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差,尤其是对水体中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404.
桑黄多糖脱蛋白方法与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桑黄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比较两种方法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5%三氯乙酸用量,处理3次,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2%,多糖损失率为10.8%.  相似文献   
405.
改性高岭土对水中磷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由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84-15785
[目的]探讨改性高岭土吸附磷的规律和最佳吸附条件。[方法]先取一定量的高岭土加入含Al3+和Mg2+的溶液,制备成改性高岭土,然后在6mg/LKH2PO4的水溶液中,加入改性高岭土,恒温振荡一定时间,静止过滤,分析滤液中磷的含量,计算磷去除率,研究pH值和改性高岭土用量对磷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对磷去除时间的影响。[结果]改性高岭土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5~7,反应时间控制在30min,吸附剂的合适投加量为4g/L,在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超过80%。改性高岭土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以化学吸附为主。[结论]改性高岭土吸附磷效果好,运行操作稳定,吸附磷后的高岭土还可作为农田肥料,实现了废水治理和污染物磷资源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06.
[目的]研究M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最佳控制参数。[方法]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宿舍楼生活污水,研究了DO、pH、HRT对COD、NH3-N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DO=2.5 mg/L、pH=6.5~8.0、HRT=8 h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和88%以上,出水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校园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项目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7.
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屠宰场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艳  石淑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05-17407
[目的]研究应用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方法处理屠宰场排放的废水。[方法]以屠宰场废水为对象,通过试验讨论了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在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分别为250 Hz、30%、280 W、25 Hz、30 ℃、40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解,废水的COD、色度去除效果好,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42%、95.86%以上。[结论]应用超声协同脉冲电絮凝方法对屠宰场废水的处理技术是可行的,为屠宰场废水开发新处理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8.
杭州地区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特点使渗滤液的碳氮比失调,可生化性减弱。为有效的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采用化学药剂如Mgcl2?6H2O和Na2HPO4或MgO和H3PO4使NH4+-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去除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Mg2+:NH4+:PO43-的比例为1:1:1时,在最佳pH为9.5~10.0的条件下原垃圾液中NH4+-N可由6538mg/l降低到286mg/l,去除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409.
以银杏酮酯生产废水为试验对象,分别以污泥质量浓度(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 mg/L),pH(4、5、6、7、8、9),发酵温度(20、25、30、35、40、45℃)和发酵时间(3、4、5、6、7、8d)为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污泥质量浓度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得到厌氧发酵法降解该废水COD的最佳工艺参数,分析电化学氧化预处理对厌氧发酵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厌氧发酵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d、pH7、污泥质量浓度5000mg/L,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1.62%。采用电化学氧化+厌氧发酵处理银杏酮酯生产废水,该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62%,最终脱色率达96.42%,BOD_5去除率达86.33%,发酵时间为3 d时,废水COD去除率已趋于稳定。可见,电化学氧化+厌氧发酵能明显提高银杏酮酯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及脱色率,缩短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410.
3种湿地植物对农田沟渠水体氮、磷的消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放化肥,农田氮、磷流失从而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的面源污染。为探讨水生植物种植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流失氮、磷的吸附拦截效果,在农田沟渠内种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测定植物对农田沟渠内氮、磷营养物质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植物,沟渠内总氮去除率为56.18%~74.58%,铵态氮去除率为36.23%~59.33%,硝态氮去除率为34.35%~66.88%,总磷去除率为44.38%~76.35%;随水流路径的延长沟渠中氮、磷的质量浓度均呈递减趋势;随时间增加,沟渠内各采样点氮、磷质量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水芹、石菖蒲和刺苦草对农田沟渠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应用于湖泊及其周边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