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59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利用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了湿地系统对营养物质、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污染负荷的运行情况下,湿地系统对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4.11%、18.90%、52.86%和73.32%;对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49.46%、16.77%和75.82%;处理后的水质较处理前可提高1~2个水质等级。湿地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对叶绿素的净化效果显著。湿地系统对重金属的去除有显著效果,对铜、锌、砷、硒、汞、铬、铅的去除率分别为74.7%、85.3%、21.2%、40.0%、30.4%、41.3%和33.5%。湿地系统对总磷和叶绿素a的去除呈极显著差异,对亚硝态氮和CODMn呈显著差异。经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温室蔬菜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2.
采用Ca O2/H+/Fe2+类Fenton体系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其对印染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COD浓度为2 200 mg/L的印染废水,其优化后的条件为Ca O2含量24 g/L、Fe SO4含量2 g/L、p H 3、转速150 r/min、温度25℃、反应时间40 min,此时效果最佳,COD的去除率达到81.82%,脱色率达到98.82%。与单纯的Ca O2氧化法相比,处理效果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43.
为了研究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池滤料对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NH_3的定量化去除效果,实验设计了将生物滤料进行灭菌和不灭菌两个处理,通过滤池对NH_3的去除率以及滤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分析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料对于NH_3的去除机理以及定量化物理吸附作用和微生物转化作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料,在一定的滤池高度下可100%去除NH_3。在对NH_3的去除过程中,腐熟堆肥物理吸附作用贡献率为75%~80%,微生物转化作用的贡献率为10%~25%。NH_3在生物滤池中先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以铵态氮的形式被固定,然后经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滤池最底部滤料承担着去除NH_3的主要作用,随着滤池高度的增加,滤料对NH_3的累积去除量逐渐减少。滤池不同高度与NH_3累积排放量的关系可用拟合方程表示,通过方程计算可知:对于灭菌的滤料,当滤池高度为50 cm时,NH_3去除率可接近100%;而未灭菌的腐熟堆肥滤料仅25 cm高度就可完全去除NH_3。腐熟堆肥∶砂土=4∶6(湿基质量比)混合而成的生物滤料,经过28 d的过滤处理后,滤料未发生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444.
不同覆盖率的生态浮床对池塘氮、磷的去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养鱼池塘设置生态浮床培育空心菜,对比分析生态浮床不同覆盖率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设置生态浮床系统池塘与对照池塘之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态浮床系统覆盖率在10%、20%、30%的设置下,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6%、62.4%、68.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2.8%、74.1%、78.7%,三种浮床处理对水体氮、磷去除差异显著(P0.05)。生态浮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生物与无土栽培植物在生态位上实现互利共生,该系统可作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控的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5.
花津滩芽孢杆菌(Bacillus hwajinpoensis) SLWX2是1株从海水养殖环境分离的可高效去除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的菌株。本实验在添加葡萄糖条件下,研究NH4+-N、NO2–-N和NO3–-N作为唯一氮源和环境因子(温度、pH、C/N和盐度)对该菌株生长和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对这3种形态氮的去除与其生长保持一致,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当NH4+-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均没有延迟期,NH4+-N在去除过程中,没有NO2–-N和NO3–-N的积累;当NO2–-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均有较长延迟期,在NO2–-N消除过程中,没有NH4+-N和NO3–-N的积累;当NO3–-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也有较长延迟期,在NO3–-N消除过程中,基本检测不到NH4+-N,NO2–-N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环境因子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对该菌株的生长和脱氮性能影响基本一致,在pH为6~8.5、温度为28~40℃、C/N为5~25、NaCl为0~30 g/L条件下,菌株展现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和脱氮性能。其中,最佳条件中,温度为30℃,C/N为25,pH为8.0,盐度为25。该菌株可高效去除NH4+-N、NO2–-N和NO3–-N,对环境条件适应范围较广,在工业和养殖废水脱氮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46.
为探究印度小竹节草的生物修复潜力,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印度小竹节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实验通过分别设置4个栽培密度(1,2,3和4 g/L),3个营养盐梯度(中营养,富营养和极富营养),跟踪检测了培养液中硝氮(NO3-N)、亚硝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变化;并对印度小竹节草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及营养盐的衰减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小竹节草具有很强的营养盐去除能力,栽培密度为4 g/L时,TN和TP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9.50%和93.45%,各处理组间的TN和TP去除率差异性不显著。营养程度对印度小竹节草N、P吸收速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N、P吸收速率随着各组 N、P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极富营养处理组TN、TP吸收速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11和0.15 μmol/(g ? h)。同时,极富营养处理组TN、TP去除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高达99.46%和90.75%。共培养实验表明,印度小竹节草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藻率高达99.89%。实验组TP浓度后期大幅度下降,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性,且NH4-N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印度小竹节草可考虑作为生物修复物种在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种植,同时在铜绿微囊藻水华预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47.
由于甲醇-丙酮是农药残留测定使用最普遍的提取溶剂,并有着很高的提取效率,因此,假定蔬菜水果表面的化学农药能被甲醇-丙酮全部洗除。通过测定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总量、洗涤剂洗后残留量和甲醇-丙酮洗后的残留量,就可计算出洗涤剂的洗涤效率。洗涤试验表明,所研制的蔬菜水果专用清洗剂对表面残留农药有着较好的洗除效率,其平均值超过70%。  相似文献   
448.
李力  陈明茹  张久红  张军  黄应平  袁喜  李萌 《土壤》2022,54(5):1058-1063
本文通过土壤腐解试验研究外源添加水稻或玉米秸秆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CO2-C释放和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清晰秸秆腐解中间产物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土壤PAHs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添加处理促进了PAHs污染土壤CO2-C的释放,以玉米秸秆提升效果较好。外源添加秸秆显著增加了土壤DOC含量,且增加幅度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水稻秸秆对土壤DOC含量的提升幅度较大。与对照相比,秸秆添加处理下土壤菲、芘残留量均显著降低,菲、芘去除率显著增加,去除效果:玉米>水稻,高量>低量,菲>芘;与对照相比,添加高量玉米秸秆处理(PY15)对土壤菲、芘去除率的增加幅度分别为91.7%和182%。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土壤DOC含量与PAHs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添加可提升PAHs污染土壤有机碳矿化,亦可在提升土壤DOC含量的同时促进污染土壤PAHs的降解。  相似文献   
449.
采用批量厌氧消化方式,开展牛粪玉米秸秆不同挥发性固体(VS)质量分数(3%(T1)、5%(T2)、7%(T3)、9%(T4)、11%(T5))的厌氧消化试验,测定和分析不同VS质量分数条件下的产气特性、有机物去除率及消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挥发性固体质量分数对牛粪玉米秸秆中温联合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容积产甲烷率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VS产甲烷量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提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3处理的VS产甲烷量最高,为199.9 mL/g,分别较T1、T2、T4、T5处理高30.0%、15.1%、11.7%、21.7%,且达显著水平;VS去除率则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T1处理的VS去除率为74.8%,T2、T3处理分别为64.0%、61.0%,而T  相似文献   
450.
为对现有的河道护岸形式进行技术改进,形成一种稳固性好、生态性强、景观效果良好并可防治河道两岸面源污染的护岸结构,利用小型自然造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及集水沉淀槽为主要结构,采用两级阶梯型布置形式,同时辅以相应的景观挺水植物、矿物石料,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后的CODCr去除率在70%以上,处理效果良好,且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未出现较大的波动情况。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受进水浓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去除率稳定性好,尤其在系统运行50 d后系统出水NH4+-N浓度均低于11 mg/L,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55.94%。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受进水TP浓度波动的影响较小,尤其在系统运行40 d后TP的去除率在70%以上,TP的平均去除率为60.43%。系统对SS的去除效果不受进水SS浓度变化的影响,SS的平均去除率为77.59%。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形成一体化综合反应区,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两级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