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5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666篇
林业   340篇
农学   814篇
基础科学   85篇
  538篇
综合类   6607篇
农作物   457篇
水产渔业   807篇
畜牧兽医   11653篇
园艺   455篇
植物保护   1222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812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638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228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757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445篇
  2007年   1149篇
  2006年   1031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代兽医学要求在给畜禽检查诊断疾病时,应该全面搜集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化验检查等三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诊断。这样诊断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定性疾病准确率更高,给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提供了对策和方向。特别是当今科学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实验室诊断是现代兽医诊断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52.
地衣芽孢杆菌与其他微生物产酶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对能在动物肠道产酶的芽孢产品—“益畜宝”的有效成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定性研究。在单一碳源培养基上的观察结果表明,该地衣芽孢杆茵能产生植酸酶、淀粉酶及蛋白酶。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大肠杆菌和啤酒酵母菌都不产生植酸酶。实验结果还表明,大肠杆菌虽然能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但其活性比地衣芽孢杆菌要低得多,而啤酒酵母菌则不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  相似文献   
53.
1 发病情况 汝阳县城关镇某养鹿场存栏梅花鹿2 7头 ,其中公鹿 8头 ,母鹿 1 9头 ,于 2 0 0 1年 2月下旬发病 7头 ,死亡 5头 ,其中公鹿 2头 ,母鹿 3头 ,发病率为 2 5 .9% ,病死率为 71 .4%。发病鹿表现体温41℃ ,口鼻流唾液 ,混有泡沫 ,鼻镜干燥 ,鼻孔发红 ,眼结膜充血 ,精神沉  相似文献   
54.
1998年 1 2月 ,密山市兴凯湖乡兰某饲养山羊羔羊发生了一起以唇部、鼻端、耳廓、眼睑等处出现小丘疹及口腔粘膜溃烂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经采用药物治疗、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 ,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介绍如下。1 发病经过及症状 该户饲养山羊 5 6只 ,1 998年1 0~ 1 1月母羊产羔 60余只 ,1 2月份不同月龄羔羊开始发病和死亡 ,截止本月末共发病 47只 ,死亡 39只 ,其中以 1月龄内羔羊死亡最为严重。个别成羊有跛行症状 ,患肢不能负重、蹄踵部肿胀 ;有的泌乳母羊乳房基部有指甲大小突出表皮溃斑 ;羔羊鼻镜 ,…  相似文献   
55.
采用药敏纸法和试管法对禽巴氏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阿普拉霉素和恩诺沙星组成的复方制剂对禽巴氏杆菌的 MIC为 1u 1μg/ ml,MBC为 2 u 2 μg/ ml,明显优于阿普拉霉素 (2 .2 5 u/ ml)和恩诺沙星 (MIC为 3.2 μg/ ml)。说明二者组成复方后 ,抗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6.
海狸鼠又名狸獭,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人工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之一.具有饲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繁殖快,管理简单,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我国海狸鼠饲养业迅速发展,但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有很多疾病严重地影响着海狸鼠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现将海狸鼠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58.
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症状:病鱼肛门附近两侧肌肉腐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酷似打了一个红印记,故称打印病。此病不及时治疗,可以烂穿肌肉,露出骨胳和内脏而死亡。本病主要危害白鲢、花鲢的成鱼和亲鱼,草鱼、青鱼也时有发生,发病季节为5—8月。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将青霉素溶解于6ml灭菌用水中,按每公斤重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计算)每天1次,连注4次。同时肌肉注射鱼腥草(公斤重注射1ml),每天1次,连注4次。外用红霉素软膏(患处用药棉将水吸干,再在患处涂上红霉素软膏),每天1次,连涂4次。笔者1990——1992年以来,用上述方法治疗病鱼75尾,成活73尾。  相似文献   
59.
60.
从急性死亡的大捻角羚羊内脏器官和肠道分离到一株疑似李氏杆菌的菌株,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及生化特性,菌敏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厌氧的球杆菌,其生长的营养要求不苛刻,血平板上呈β溶血,能发酵多种糖醇类,产酸不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