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922篇
基础科学   671篇
  455篇
综合类   6180篇
农作物   555篇
水产渔业   486篇
畜牧兽医   2239篇
园艺   1573篇
植物保护   24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944篇
  2009年   988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孟国防  王文涛 《食用菌》1994,16(4):26-26
大肥菇又称高温蘑菇,双环蘑菇,学名Agaracsbitorquis。菌丝洁白浓密,生长速度比双孢蘑菇慢,不易产生粗菌丝,不吐黄水,不产生菌被,子实体白色,菌盖光滑,初为扁球形,后渐变为扁半球形,平展后直径5~9cm,厚2~3cm,盖缘下弯,菌肉厚实,长2~5cm,粗1.5~3.5cm。孢子暗褐色。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6~31℃,在20℃以下长速较慢,35℃以上菌丝尚能生长,但易老化。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5℃,在29℃以下48小时,30℃以下24小时仍能生长,但温度超过26℃难以分化。大肥菇比双孢蘑菇更为耐旱,也更耐水。在PDA培养基中再增加10%~15%的葡萄糖,能促进菌丝生长,在粪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特别是经过2次发酵后的粪草上生长更好。制栽培种当菌丝走满全瓶后放置20~30天播种,比刚满瓶时播种,其菌丝恢复得更快,生长更好。一般麦粒种延放10~15天效果更佳,这有别于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73.
花卉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迅速而健壮地生长发育 ,从春季萌芽开始 ,以至开花结实、冬季休眠 ,直至打破冬眠 ,都受着温度的影响。当温度降至最低温度以下 ,花卉会受冻害 ;但盛夏中午 ,日光曝晒 ,如果超过最高温限 ,同样会受高温危害。一般在 35℃以上 ,加之空气干燥 ,花卉的正常活动受到阻碍破坏 ,叶绿体遭到破坏失去活性 ,减弱了光合作用 ,使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破坏而凝聚变性 ,且引起呼吸作用增大 ,使养分消耗量剧增 ,而得不到补充 ,还会造成叶片组织部分的破坏 ,枯焦坏死 ,以致无法越夏。炎热高温季节 ,茉莉花、白兰花、睡莲、荷花等可…  相似文献   
74.
耐低温水稻     
李颖 《新农业》2006,(2):32-32
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最近培育成功了耐低温转基因水稻。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水稻虽然不适应低温环境,但是水稻幼苗在接受了离温处理后,就会相应地增强耐低温能力。其机理是水稻在骤然受到高温后再接触低温时,细胞内清除活性氧的酶基因“APX”就会急剧增加,从而能使细胞免于受伤和死亡。  相似文献   
75.
<正>玉米是我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索玉米高产栽培途径,我们于1988年在昌吉市佃坝乡进行了覆膜高产栽培示范研究,结果50.72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10.4kg,创造了我州玉米亩产历史最高水平.现将栽培技术及其效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6.
谢福泉 《食用菌》2005,27(3):14-15
对收集和组织分离的7株灰树花菌株进行了多次栽培对比试验,从中选出4株高产优质菌株,其中:Gh、Gf2、Gf3三株为灰黑色菌株,属中温型,出菇温度16~22℃,结实率86%以上;灰树花Gf6菌株为灰白色菌株,属中高温型,出菇温度18-24℃,结实率为94.1%以上。试验中最高单朵重分别为Gh190.5g,Gf2 153.0g,Gf3161.0g,Gf6 160.0g。  相似文献   
77.
农事要点     
九月农事指导九月白露、秋分节气,气候由初秋进入仲秋,高温季节已过,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故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农谚。这个月的昼夜温差增大,有利秋季作物茁壮生长和开花结实。农事的中心是加强田间管理。粮油农事:单季晚稻进入抽穗灌浆阶段,要大力推广根外喷肥,普遍  相似文献   
78.
J172等5个柳树良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个柳树良种在不同类型区的扦插育苗试验,分析苗木生长量、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结果表明:①各参试因素对生长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品种(系)>类型区>覆膜>扦插方法,因此在柳树壮苗培育中,应首先考虑优良品种的选择。②在不同类型区内,影响树木生长的主导生态因子亦不同。在高寒湿润区,热量是影响生长量的主导生态因子,故其覆用地膜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生长量较对照提高28.6%;在川塬区,土壤水肥是影响生长量的主导生态因子,故其覆用地膜的效果不太显著,应着重加强土壤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79.
南方高温高湿区葡萄套袋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灵川县位于广西北部 ,年降雨量 2 0 0 0mm左右 ,5 0 %的雨量集中在 4— 6月 ,而此时段正是葡萄年生长周期中最重要的时期———新梢生长、开花、浆果生长及浆果成熟期 ,高温高湿促成了葡萄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同时 ,也促成了病虫害高峰 ,致使一二级果率低。为此 ,在 2 0 0 2年广西兴安、象州、灵川县等地葡萄套袋试验的基础上 ,2 0 0 3年在广西普遍推广运用葡萄套袋技术的同时 (广西 2 0 0 3年葡萄套袋栽培面积 12 14hm2 ) ,重点对灵川县早熟品种京亚和晚熟品种晚红 (大红球、红地球、红提子 )进行了追踪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套袋效果 …  相似文献   
80.
温室油桃在0 ℃~ 7.2 ℃的低温环境下,经1 000 ~ 1 200小时(30 ~ 40天)可渡过休眠期。休眠结束后,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 覆盖地膜揭草苫后,要立即覆盖地膜,保湿增地温,促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功能,满足油桃萌芽开花等对养分的供应。2 缓慢升温温室油桃开始升温不能过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