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作物的吸钾能力及其与根系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和苕子在不同土壤(黑淤土、高砂土、白土)上的吸钾特性与钾肥肥效,作物根系参数变化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小麦吸钾能力大于苕子,主要是前者利用土壤非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这两者根系的总活跃吸收表面积间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并且作物吸钾量,生物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土壤上同种作物的根系生物产量、根系活力与作物吸钾量间也呈正相关,单位根重的阳离子交换量,苕子>小麦,它受土壤供  相似文献   
102.
红壤利用,在南方各省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根据调查及利用上很多资料,都说明红壤有下列许多缺点:即保水保肥能力十分薄弱,像甘藷、花生、乃至於棉花,在红壤上都能生长,甚至可能长得很好,可是在生长後期遇到乾旱,就造成甘藷发裂、花生空壳、和棉花落蕾落铃种种的不良现象,大大降低收成;至於说到红壤酸度大和肥分含量低微等,就现有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一般耕作技术水平方面说,都还是比较容易克服的。因此在红壤的垦殖和利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3.
《山东饲料》2014,(31):18-19
<正>(接上期)五、沃土壮树(一)果园生草。果园生草主要有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也可两种方式结合进行。1.人工生草。在果园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或早熟禾、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毛叶苕子等优良草种。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播种量1.5~3.0公斤/亩,播后喷水2~3次。2.自然生草。果园行间不进行中耕除草,由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当地优良野生杂草自然生长,及时拔除豚草、苋菜、藜、苘麻、葎草等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104.
以光叶紫花苕子为供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供体材料地上部及地下部不同浓度浸提液(2.5、5.0、10.0、20.0、40.0 g·L-1)对燕麦、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4种牧草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以期为牧草间的轮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光叶紫花苕子地上部浸提液明显抑制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的种子萌发,且白三叶种子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40 g·L-1处理下的白三叶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减少62.5%;光叶紫花苕子地下部浸提液抑制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幼苗根长,其中,40 g·L-1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长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抑制率达64.94%;在地下部浸提液对4种牧草幼苗苗高的影响中,紫花苜蓿幼苗苗高在40 g·L-1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发现,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处理均降低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幼苗叶绿素含量,而增加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在20 g·L-1地下部浸提液处理下,燕麦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144.23%;地下部浸提液均显著增加紫花苜蓿与白三叶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浸提液处理可增加白三叶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其降低紫花苜蓿幼苗的CAT活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相似文献   
106.
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绿汁发酵液作为天然的青贮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的品质。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方案,研究毛苕子绿汁发酵液发酵条件优化模式。试验因素为水草比例(A)、葡萄糖添加量(B)、氯化钠添加量(C)。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钠添加量对毛苕子绿汁发酵液的乳酸菌含量、青贮饲料的pH值、弗氏评分、氨态氮的影响显著;水草比例对上述指标影响不显著。理论上可以认为:毛苕子绿汁发酵液的适宜发酵条件模式为2:1或5:1或10:1的水草比例+2%或5%葡萄糖+0.5%氯化钠,考虑到生产的实用性,推荐在生产中使用的优化模式为10:1的水草比例+2%葡萄糖+0.5%氯化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揭示苕子绿肥翻压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苕子绿肥与无机肥配施的方法,连续2年研究不同生物量的苕子绿肥翻压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苕子绿肥翻压能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其产量随绿肥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加。2006年处理④烤烟产量比处理③增加了2.8%,比对照增加了10.7%。2007年处理④的产量比对照增加了22.74%。各处理初烤后,各部位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随苕子绿肥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加。烟叶中总氮、烟碱的含量与翻压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苕子绿肥翻压模式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从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来说,翻压量控制在15000kg/hm2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108.
为评估毛叶地瓜苗适应干旱的能力,以毛叶地瓜苗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20%,40%,60%,80% 4个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毛叶地瓜苗幼苗的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毛叶地瓜苗幼苗株高及叶面积生长量降低;(2)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呈增加趋势;(3)光合色素(Chl a,Chl b,Car)含量在干旱胁迫梯度下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干旱下的含量显著升高,而重度胁迫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4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是毛叶地瓜苗幼苗叶片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干旱强度阈值。  相似文献   
109.
以毛苕子(Vicia villosa)、枸杞品种宁杞7号为材料,研究了毛苕子腐解的绿肥对枸杞种植土壤养分及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绿肥及翻压绿肥对枸杞的营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毛苕子165 kg·hm-2可显著提高2年生枸杞的成活率,其株高、新枝数和新枝长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0.
对广元地区19株毛叶山桐子初选优树的种实等9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种实性状变异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种子形状指数外,其余各性状在优树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9株优树中种实性状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果实百粒重,变异系数为24.36%,其次为种子宽度,变异系数为22.43%,果实形状指数变异最小,为4.17%,表明果实形状较为稳定,改良潜力最小,果实百粒重最不稳定,改良潜力较大;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和果实重量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可由此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其方程y=-7.6478+1.6321x1+27.6817x2;19株优树可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包括1株优树,表现为果柄较长,果实较重,第二大类包括18株优树,表现为果柄较短,果实重量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