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绿肥与苗木间种改良苗圃盐碱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通报》2015,(5):1221-1225
利用盐碱苗圃地树苗行间空地种植耐盐绿肥作物毛叶苕子和二月兰,生产有机物料并就地翻压还田,不仅改良盐碱土壤物理性状,还提升土壤肥力。连续种植绿肥并翻压三年后,土壤中Na+含量降低,0~4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降低了37%以上,土壤有机质由8.43 g kg-1上升到10.51 g kg-1以上,土壤全氮增加近1倍,速效磷由4.36~4.67 mg kg-1增加到12.0 mg kg-1以上,速效钾增加10.37%~10.71%;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土壤转化酶活性有较大提高,表层0~20 cm土壤容重由1.51 g cm-3降低到1.33 g cm-3,土壤疏松,结构良好,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2.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旱地翻压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Var.)和山黧豆(Lathyrus palustris l. Var. Pilosus ledeb)三种绿肥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肥翻压腐解过程中,土壤pH(原始pH值为5.95)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在翻压0~25 d内高于不翻压绿肥对照,之后始终低于对照。翻压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对照,增幅为1.6%~6.2%。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无机氮形态0~20 d以铵态氮为主,30~70 d以硝态氮为主,翻压70 d时,硝态氮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5倍以上。翻压绿肥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增幅为11.9%~37.7%。翻压绿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翻压15 d时达最高且均比对照增加1.5倍以上。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不同,山黧豆处理的土壤pH变化幅度最大,土壤有机碳和无机氮含量最高,箭筈豌豆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高。本试验条件下,三种绿肥翻压均能够改变土壤pH值,提高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63.
从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的实际出发,结合毛苕子的生物学特性、本区落后的畜牧业发展状况及毛苕子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分析了在本地区大力发展小麦复种毛苕子、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指出小麦复种毛苕子是实现本区农牧并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4.
豌豆根瘤菌优良菌种筛选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豌豆根瘤菌优良菌种ACCC16101、ACCC16102、ACCC16103、ACCC16106和ACCC16108等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共生固氮性能、田间接种效果及大面积应用情况。苕子和豌豆接种根瘤菌产草量提高20% ̄98.8%,产籽量提高28% ̄70%。  相似文献   
65.
山东农学会于1964年12月6日至11日在济南举行积肥施肥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专(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的土壤肥料、棉花、花生研究所及同位素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农学院、山东大学、省农业厅、化工厅、供销总社及部分专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代表共45人,收到论文和专题报告共26篇。会议除检阅了肥料科研成果和交流工作经验外,并重点讨论了本省开辟肥源的途径和积肥施肥的技术改革问题。通过论文报告和经验交流,肯定了近几年我省肥料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绿肥方面,夏季绿肥以田菁为最好,能耐涝耐碱,生长快,产草量高,不论平原、涝洼、盐碱地都能种植,今后应作广泛地示范;冬季绿肥以毛叶苕子最佳,抗寒性强,越冬率高,耐旱耐瘠,富含氮素,丘陵、平原都宜种植,对玉米、花生、水稻都有增产作用,可以积极研究利用。此外,草木樨、香豆子、紫穗槐也都是有希望的绿肥品种,须在已有基础上作  相似文献   
66.
土壤肥力不足是阻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肥料缺乏,棉麦争肥的现象很严重,为了解决这种紧张状况并补给土壤有机质,种植绿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经过本所试验,棉田冬季绿肥以毛苕为佳。一、毛苕子的生物学性状毛苕(Vicia Villosa Roth)又名「毛野莞豆」,「苏联巢菜」「冬箭(?)莞豆」,「砂巢  相似文献   
67.
优质牧草毛苕子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苕子又称毛野豌豆、冬箭筈豌豆、毛苕、苕子、冬果菜等,是豆科野豌豆属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毛苕子产草量高,草质柔软细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是各类畜禽的优质饲草,种子是高蛋白质精料.毛苕子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用其作绿肥或草田轮作时有明显的改土肥田和保持水土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绿肥在盐碱地土壤结构改良和地力提升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缺乏。通过种植试验和尼龙网袋模拟腐解试验,探究毛叶苕子作绿肥的养分供应能力以及在免耕覆盖和翻压2 种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毛叶苕子还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供后茬玉米所需的氮、钾,但磷供应较少。2 种还田方式均表现为前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快,后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明显降低的趋势,养分累积释放率为钾> 氮> 碳> 磷。至还田81 d,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的腐解率分别为53.7% 和74.8%,碳、氮、磷、钾释放率分别为75.6% ~ 81.0%、77.1% ~ 81.2%、59.8% ~ 63.2%、80.1% ~ 93.8%。与免耕覆盖还田相比,翻压还田的累积腐解率和前期的腐解速率显著较高。2 种还田方式的养分释放水平相当,但覆盖还田下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均短于翻压还田,持续供应养分能力更好。从保护土壤墒情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角度,毛叶苕子免耕覆盖还田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受后期降雨、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需要综合考虑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69.
在延安市洛川县苹果园行间种植毛叶苕子、豆科与十字花科轮茬,以清耕为对照,研究绿肥种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种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苹果品质和产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种植毛叶苕子土壤含水量提高164.44%~324.14%,土壤容重降低11.97%~13.67%,土壤孔隙度提高13.83%~15.08%;豆科与十字花科轮茬土壤含水量提高128.86%~217.24%,土壤容重降低9.86%~10.79%,土壤孔隙度提高11.38%~11.91%。与对照相比,种植毛叶苕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6.41%~17.05%,硬度提高6.94%~9.86%;豆科与十字花科轮茬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4.73%~15.62%,硬度提高2.78%~5.63%,产量提高1.97%~2.10%。苹果园行间种植毛叶苕子蓄水保墒能力及其对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好于豆科与十字花科绿肥轮茬,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0.
为了深入了解青海高原地区麦后复种绿肥,翻压、留茬条件下小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数量的响应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麦后复种绿肥毛叶苕子9 a定位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数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的情况下,翻压绿肥可减施化肥30%,绿肥留根茬可减施化肥20%,且小麦、油菜表现为增产;化肥与绿肥毛叶苕子配施,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均显著提高,其中处理70%化肥+绿肥翻压最高,提高幅度为1.26%~26.33%;绿肥不论翻压还是留根茬;与化肥配施产量增加且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AOA在数量上远高于AOB;其中施肥70%化肥+毛苕子翻压还田处理的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最高,增幅为54.84%~72.51%;小麦苗期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含量最低,至抽穗期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含量达到最高,成熟期又有所降低;绿肥不论全量翻压还是留根茬,与化肥配施土壤AOA、AOB数量均有增加,尤其是AOA在数量上远高于AOB,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丰度受种植模式、施肥量影响很大,长期复种绿肥、减施化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