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8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172篇
林业   1590篇
农学   1128篇
基础科学   1507篇
  2151篇
综合类   7883篇
农作物   951篇
水产渔业   931篇
畜牧兽医   4270篇
园艺   863篇
植物保护   660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067篇
  2012年   1386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106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1009篇
  2005年   971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61.
针对华南沙泥田烟区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问题,拟通过秸秆还田与氮肥优化配施调节烤烟各生育期氮吸收、根际土壤碳氮转化及相关酶的活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水稻秸秆还田与氮肥两因素,其中3个碳(秸秆还田)水平:C0,无秸秆还田,0 kg/hm 2;C1,中量秸秆还田,4500 kg/hm 2;C2,全部秸秆还田,9000 kg/hm 2;2个氮水平:N1,传统施氮,169.50 kg/hm 2;N2,优化施氮,105.00 kg/hm 2。结果表明,与N1相比,N2处理秸秆还田下烤烟前期烟叶和根系氮吸收和累积正常,而后期有所下降;C1、C2处理时,与现蕾期相比,成熟期时根系氮含量均降低4.2 g/kg,叶片氮含量降低3.8、3.0 g/kg;成熟期时,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时C1、C2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30.4%、20.0%,前期2个氮处理间土壤无机氮含量无差异,优化施氮下中量秸秆还田(C1N2)处理烤烟土壤NH4 +-N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较高且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在成熟期最低,表明中量秸秆还田下优化施氮能够维持生育前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且降低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2个秸秆还田量处理时,团棵期N2处理的土壤转化酶活性是N1处理的1.30、1.13倍;旺长期土壤转化酶活性是N1处理的1.27、1.10倍;与传统施氮相比,秸秆还田下优化施氮处理增加了整个生育期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中量秸秆还田(C1)处理下,与N1水平相比,现蕾期和成熟期的N2处理土壤水溶性碳含量提高11.2%和14.1%;与N1相比,N2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优化施氮耦合中量秸秆还田(C1N2)能够提高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维持土壤氮素合理供应,稳定烤烟生育前期对氮素吸收与累积,减少生育后期烟叶氮素奢侈吸收,与烤烟吸氮规律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62.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人钾肥(K20)4.5kg/667m。的处理K1.5获得单产613.6kg/667m2,比K2、K3、Kl、K4、K0处理分别增产了0.1%、0.8%、1.1%、2.6%、2.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以及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钾量(I(20)为3.0-4.5kg/667m2。  相似文献   
963.
试验以甜玉米东甜3号、东甜4号为材料,研究钾素用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后穗位叶蔗糖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个品种均以施钾肥150kg/hm2处理蔗糖含量最高,不施钾肥最低;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蔗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的时期因品种而异,不同钾肥处理间酶活性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964.
为明确拔节期追氮对小麦植株地上部Zn吸收积累的影响,于2011-2012年以周麦18和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处理下,小麦植株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茎鞘、穗部、籽粒的Zn含量,分析了各部位Zn的积累量.结果表明,周麦18植株地上部Zn含量和积累量高于济麦22;从空间分布来看,植株地上各部位Zn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空间位置下移而降低;随拔节期追氮量的增加,两个小麦品种植株地上部Zn积累量在开花期呈先升后降趋势,成熟期则规律不明显,说明拔节期追氮能够调控小麦花后地上各部位Zn的积累和转运.小麦籽粒Zn含量与拔节期追氮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函数进行模拟.小麦植株Zn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周麦18在N3(底施纯氮120 kg·hm-2,追氮100 kg· hm-2)处理下植株Zn积累量和籽粒Zn含量最高,济麦22在N4(底施纯氮120 kg· hm-2,追氮140 kg·hm-2)处理下植株Zn积累量和籽粒Z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65.
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 以烟农19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0~100 cm土体内的全氮含量。在小麦越冬前, 0~40 cm土层中NO3-N含量随氮肥用量和基肥比例的增加显著增加;起身期到拔节期,施氮量为180和24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处理的0~40 cm土层内NO3-N含量下降,而施氮量为24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为7∶3和5∶5的处理及施氮量为30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为7∶3的处理则显著增加;拔节期到成熟期,随施氮量的增加,0~60 cm土层速效氮增加幅度有所提高。孕穗肥可明显提高灌浆期的植株全氮含量。因此,在240 kg·hm-2 施氮水平、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条件下,施氮既能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又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6.
为研究0.40%硫酸软骨素(CS)和酸解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AOKGM)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及镉胁迫之后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肝脏、肾脏和鳃)镉积累量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98.00±8.54) g的齐口裂腹鱼分为3组(对照组、AOKGM组和CS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然后每个实验组选取120尾齐口裂腹鱼暴露在镉环境中,进行15 d的镉胁迫实验(镉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1.00 mg/L),分别对2种多糖在齐口裂腹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分析镉胁迫后2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镉的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显著提高了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脾体指数和头肾指数;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质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影响。CS和AOKGM均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葡萄糖(GLU)含量;CS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胆固醇(TC)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镉浓度0 mg/L相比,MDA含量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高,SOD活性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升高。镉胁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0.10~1.00 mg/L胁迫时显著降低;CS显著提高镉浓度0.10、0.25 mg/L胁迫下的GSH-Px活性,AOKGM组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1.00 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无镉组对比,齐口裂腹鱼肝脏、肾脏和鳃镉的积累量在各镉浓度下显著增加;而CS和AOKGM均能够降低机体组织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0%的2种多糖均能提高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性能,降低镉胁迫下鱼体肝脏、肾脏和鳃中镉的积累量,缓解镉对齐口裂腹鱼造成的氧化损伤,为齐口裂腹鱼饲料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7.
杭州湾北部张网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  张丹  张玉平  孙振中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4):188-192, 198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张网作业渔获物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优势种为鲚属鱼类和中国毛虾,二者生物量相对丰度之和从2009年的61.06 %提高到2011年的82.98 %,这两种资源构成了当地的主要捕捞品种;从渔业资源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年际变化看,2009年CPUE仅为4.53 kg·网-1,2011年提高到7.68 kg·网-1,增幅达69.5 %,说明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密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7~1.52,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6~0.51,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63,变化幅度均较小。群落特征值季节变化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主要经济渔获物鲚属鱼类和白虾属虾类的CPUE在逐年提高,说明这两种渔获物的资源密度在逐年提高。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对提高整个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968.
夹江花(鱼骨)的形态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量分析了夹江花(鱼骨)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可数性状方面:背鳍Ⅲ-7,尾鳍19,臀鳍Ⅲ-6,腹鳍I-8,胸鳍I-16~19,第一鳃弓鳃耙数6~10,围尾柄鳞18~20,侧线鳞46(6.5-7.5)/(4.5-V)49,下咽齿3行、1.3.5-5.3.1,脊椎骨4 42~44;可量性状方面:全长为体长的1.20倍,体长为体高4.38倍、为头长4.18倍、为尾柄长5.52倍、为肠长0.84倍,头长为吻长2.79倍、为眼径4.21倍、为眼间距3.47倍,体高为体宽1.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7倍.体重与体长相关式为W=0.0123L3.083,n=30,r=0.9983.肥满度系数为1.57.  相似文献   
969.
重金属对海蜇螅状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螅状体阶段在海蜇的一个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时间最长,即从十月初到翌年五月。在这段时间里,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螅状体的存活;保持螅状体能够正常生存,是在人工增殖海蜇资源中提高海蜇幼水母出苗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70.
《广西水产科技》1984,(C00):14-17
用几种含脂类的饵料以及w6、w3脂肪酸含量不同的饵料测定济利罗非鱼的必需脂肪酸(EFA)的需要量。在以12:O为基础脂类成份的饵料中添加18:2w6、20:4w6、18:3w3及20:5w3脂肪酸使得济利罗非鱼的体重增加,而且,18:2w6和20l4w6的生长效果比18:3w3和20:5w3好。实验数据表明,济利罗非鱼对w6脂肪酸的需要甚于w3脂肪酸。济利罗非鱼对18:2w6或20:4w6的需要量大约是饲料量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