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8篇
农学   265篇
基础科学   56篇
  65篇
综合类   867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8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部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04份国外小麦品种(系)中有高抗品种(系)14个,中抗品种(系)12个,中感品种(系)27个,其他均属高感,37个国内参试品种均属感病品种。自然病田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37个国内品种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依据Andersen等的评价标准,37个小麦品种中有7个品种表现感病,30个品种表现抗病,与室内接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依据Ireholm的标准,仅良星66表现抗病,其他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接近;依据Soriano等的标准,3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相同。建议在筛选抗孢囊线虫小麦资源时首先采用Andersen等的标准进行初筛,然后利用Soriano等的标准进行田间评价。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后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设置不施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CK)、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A)、单施微生物菌肥(B)和单施保水剂(C)4个处理,分析燕麦全生育期内0—10,10—20,20—4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苗期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峰值在孕穗期,土壤脲酶则在抽穗期。(2)除CK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配施(A)对0—10,10—20 cm影响均显著(p0.05),单施(B、C)仅对10—20 cm土层影响显著(p0.05)。(3)10—20 cm土层,配施(A)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4.82%~40.28%、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8.44%~68.66%、过氧化氢酶活性13.32%~60.16%、蔗糖酶活性10.45%~39.14%、脲酶活性12.40%~55.62%。(4)配施(A)能同时显著(p0.05)提高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40%~20.12%和10.80%~25.09%。因此,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具有较好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效果,提高旱作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筛选川西北高原藏区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最佳混播组合。【方法】以燕麦(A0)和箭筈豌豆(A4)单作为对照,以燕麦和箭筈豌豆播量比为2∶1、3∶1、4∶1(A1、A2、A3)为处理,分别对牧草产量、品质及种间关系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结果】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有效提高草地生产性能,其中,A1处理干草总产量最高为25 301.22 kg/hm2;混播体系中,燕麦产量占总产草量的94%以上,杂草产量随燕麦比例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燕麦比例增加呈升高趋势,A1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2和A3处理(P<0.05);混播系统中,A1处理的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达101.31。混播草地中,燕麦的竞争力始终高于箭筈豌豆,各处理的相对产量总和均大于1。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牧草产量和品质,其排序为A4>A1>A2>A0>A3,但箭筈豌豆单播易倒伏,不易收获。【结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重量比为2∶1时最适宜在川西北高原藏区建植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为探索适宜高寒地区燕麦生产的氮肥运筹模式,以‘青海甜燕麦’(Avena sativa L. cv. Qinghai)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N1:187.5 kg·hm-2,N2:150 kg·hm-2,N3:112.5 kg·hm-2,N4:75 kg·hm-2)和2个施氮时期(D1:氮肥全部基施,D2:30%基肥+70%拔节期),试验以全生育期不施氮(N0)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同等施氮量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按比例分期施氮的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氮肥按比例分期施用,单株小穗数和单株穗粒数的协同提高,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了4.17%和0.47%。同一施氮时期下,种子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N1>N2>N3>N4>N0。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相关。综上...  相似文献   
105.
106.
燕麦营养价值丰富的一种粮饲兼用型作物。可作为饲养畜禽的优质饲料。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防病包衣技术等方面对燕麦的栽培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为燕麦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燕麦草是重要的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何确定饲料燕麦最佳青刈期,是获得饲料燕麦两茬较高生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2007—2009年项目组在白朗试验站开展了饲料燕麦不同青刈期试验,找出饲料燕麦最佳青刈期,以便获得最佳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8.
施钾对青引1号燕麦草产量及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缺钾地区,开展了不同施钾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 Qingyin No.1)干物质产量和根系的影响,找出最佳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 54.75 kg/hm2和施P2O5 51.75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40 kg/hm2,青引1号燕麦开花期收获时可获得最高的干物质产量和蛋白产量,分别为29575.0和2099.8 kg/hm2,二者均符合Y=a+bK+cK2函数变化。施K2O 40 kg/hm2,青引1号燕麦株高、总分蘖数、根长和根数最大,分别为184.5 cm、3.22个/株、15.90 cm和26.17 条/株; 施K2O 20 kg/hm2时,植株茎粗和根量达最大,分别为0.585 cm和0.540 g/株。各产量性状、地下生物量以及饲草和蛋白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张绍明 《当代农业》2010,(19):38-39
一、主要杂草种类 江苏省油菜主要是冬播油菜.春播油菜极少.冬播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种类与麦田基本相同.其前茬有旱地茬和稻板茬两种。旱茬油菜主要杂草有:猪殃殃、麦仁珠、婆婆纳、小藜、播娘蒿、荠菜、遏兰菜、离蕊荠、早熟禾、野燕麦、扁蓄、麦瓶草、刺儿菜、小旋花等.部分地区野燕麦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0.
青海环湖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海省境内大面积推广的4个燕麦中筛选了品种进行了生长发育,营养价值,牧草及种子产量等指标的试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抽穗开花期品种间产草量存在显著差异。9月中旬,青海燕麦444种子能够成熟,产量可达22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