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69篇
综合类   2673篇
农作物   58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稻瘟病防治必须注意五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木兰县近几年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原因及危害程度。指出菌源是该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在防治上不要与胡麻叶斑等细菌性病害相混。分析了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对提高防效提出了4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72.
873.
云南省近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日本 9个水稻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9两个参考品种鉴定了云南省 4个稻作区21个县 (市 )采集、分离的 15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 ,结果出现 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其中优势小种为136.4(出现频率为65%)、317.4(出现频率52% )、007(出现频率 5.2% )小种。通过研究各稻作区生理小种对日本鉴别品种的侵染率 ,分析了各垂直抗性基因在不同稻作区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4.
 1986-1990年,本研究在利用日本9个鉴别菌系和国内7个菌系对近300个品种进行抗性分类,并在鉴定出71个单基因品种的基础上,选出19个分属8种基因型的云南粳稻品种,进一步以日本9个为一套的单基因鉴别品种作对照,用云南35个菌株测定,筛选出丽江新团黑谷(Pi-ks)、云玉一号(Pi-a)、高梁程(Pi-i)、关东51(P1-k)、楚粳1号(Pi-km)滇榆1号×福锦(Pi-z)、大理782(Pi-ta)、单83-3(Pi-ta2)、城堡1号(Pi-zt)等9个为一套的单基因鉴别品种。日本和我们新筛选的两套鉴别品种,以云南35个菌系进行接种测定,可划分出相同的17个小种,这说明新筛选的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具有日本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同等鉴别能力。新筛选出的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和我国7个鉴别品种用这35个菌株接种,前者可划分出17个小种,后者只划分出9个小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单基因鉴别品种在鉴别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我国7个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875.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状况,用云南省14个地区采集的约300个稻瘟病菌株和分离自龙爪稷上的A.a交配型标准菌株,在燕麦片培养基上作了交配。交配结果是:西双版纳州、曲靖地区的分离菌中A,a两交配型菌都有;楚雄州、大理州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昆明、保山、玉溪、文山、昭通、迪庆、临沧及怒江等地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红河州和丽江地区的分离菌都末形成子囊孢子,无法确定其交配型。此外,曲靖地区龙爪稷上分离10个梨孢属菌株及日本茨城县糠稷上分离的7个梨孢属菌株,分别与上述标准菌株、云南省稻瘟病菌株、日本秋田县稻瘟病菌株作了交配,都末形成有性世代。  相似文献   
876.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慢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7年,以HA-4、Ba-90-2、红突31、HA84494、1952、V/38、837及早选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品种的慢瘟抗性。结果表明,病斑大小、单位病斑的产孢量、最终百分病叶面积及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是慢瘟抗性的4个有效组分。4个组分问彼此高度相关(r=0.8082-0.9741)。就4个慢瘟组分对8个品种作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为8类。HA-4、Ba-90-2、红突31、HA84494及1952为慢瘟品种,V/38为中慢品种,837及早选4号为速瘟品种。以ZC_(15)为代表菌研究的慢瘟品种,对ZC_(13)、ZE_3、ZF_1及ZG_1 4个生理小种呈类似的慢瘟反应,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里,也皆表现为抗病。室内外慢瘟性研究结果高度相关(r=0.9972)。  相似文献   
877.
878.
在温室中,将供试的13个水稻品种和7个鉴别品种的幼苗用稻瘟病菌的11个菌株分别进行接种,以同等条件下鉴别品种对菌株的反应所确定的小种,作为供试品种对该小种的反应,然后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推导品种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品种和稻瘟病菌株(或小种)间存在17个限定性相应基因对,不同品种所含的抗病性基因数有所不同,其作用是在相应的无毒性菌株(或小种)存在情况下而表现出品种的抗病性基因愈多,可能表现的抗病力愈强。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选择抗原亲本以及生产上选用具有较多抗病基因的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遗传学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79.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特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镐燮 《植物保护》1990,16(3):13-14
本研究是中日协作研究项目之一。1987年,我们对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叶龄时期接种和单一菌系与混合菌系接种效果比较的研究。在1987至1989年间,又用日本7个鉴别菌系测定本省部分水稻品种的抗性,并对参鉴品种进行了抗性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880.
根据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在24个单基因系上的反应谱,试验采用苗期离体叶段接种法对150份水稻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瘟性鉴定,并进行了基因型的推导。结果表明有103份材料不含有24个抗病基因中的任何一个,47份材料含有一个或多个上述基因。本次鉴定涉及24个抗病基因中的10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Pik~s(19.33%),其次是Pi19(12.67%)。含有基因最多的材料是梅丰选(7个),抗性频率最高的材料是广福早(20R/2S),含有Pik~s和Pit。本次鉴定工作为抗病基因育种和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