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林业   363篇
农学   771篇
基础科学   603篇
  287篇
综合类   3057篇
农作物   584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1266篇
园艺   529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矮生豇豆新品种鄂豇豆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育成的长豇豆品种生长习性多为蔓生型。随着市场品种结构需求变化,适宜于大面积连片机械化生产和免搭架材的矮生型品种成为豇豆育种的主要目标。据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从原有豇豆资源和在国内外征集的种质中筛选出性状优良且适宜长江流域栽培环境的材料作为亲本,选配杂交组合22个,其中以蔓生型、结荚多、荚细长柔软、小叶、分枝少、适于密植的极早熟豇豆品种之豇14为母本,以矮生型、豆荚短粗、大叶、分枝多的中晚熟豇豆品种  相似文献   
92.
果园养鸡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逐渐探索出一种适合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高效经营模式的最佳种养组合模式——果园养鸡。1果园养鸡的优势特点1.1灭虫除草,降低成本鸡具有取食昆虫、青草和草籽的习性,在果园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鸡,鸡在果园觅食,可把果园地面上和草丛中的白蚁、金龟子、地老虎等  相似文献   
93.
2019-2020年舒城县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加比较试验的10个油菜新品种(组合)中,瑞香628、瑞红103、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苏油1908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本地区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4.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95.
以2017—2018年组配的119个甘蔗组合为材料,分别在广西的南宁、崇左、来宾同时开展组合评价试验,基于锤重性状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并采用回归分析和AMMI模型对组合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组合、环境及组合与环境互作在锤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3个试验点锤重的广义遗传率均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崇左、来宾试验点的锤重变异系数较大,南宁试验点的锤重变异系数较小;643、404、575、972、636、144、YC95、1470、755、409、701、832、YC37、579等组合表现出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特性;结合锤重和组合入选率综合分析,组合449、YC127、796、YC44、533、570、YC123、391、546、403、YC90、252在南宁试验点的表现为锤重和组合入选率较高;组合643、212、YC61、432、903、YC95、YC44、368、YC83、YC127、YC112、701、411、YC90、YC123在崇左试验点的表现为锤重和组合入选率较高;组合643、404、449、144、403、YC48在来宾试验点的表现为锤重和组合入选率较高。  相似文献   
96.
《蚕桑茶叶通讯》2020,(2):39-39
根据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中有关计量单位的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时间:正文中的时间,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的应采用英文小写正体的d、h、min、s等表示,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等。例:2d、3h、2min、2s,不用2天、3小时、2分钟、2秒。2、质量:用t(吨)、kg(千克)、g(克)等表示,而不用“斤”及其组合单位表示。  相似文献   
97.
3种因素对野花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和杂草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花组合是符合"生态园林、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园林造景手法。以花卉为主,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探究植物种类组成(A)、生活型比例(B)、播种量(C)3种处理因素对野生花卉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及杂草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花卉密度的重要性依次为C、A、B,其中因素A、C在发芽后的第21天对组合花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发芽期各因子对杂草密度控制效果的重要值R依次为7 025(B)、5 425(A)、1 775(C),其中因素B对发芽后14d杂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芹菜种子的萌发机制,采用不同试剂组合(5 g/L NaOH+10% PEG、10% PEG+500 mg/L壳聚糖、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和不同温度(18、24、30℃)对芹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芹菜种子的萌发指标,并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抗氧化系统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30℃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加快种子萌发进程。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试剂组合处理在18、24℃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促进种子萌发,18℃时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势最高,24℃时5 g/L NaOH+10% PEG处理下发芽势达到最大值;30℃时不同试剂组合处理间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18、30℃对种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胁迫作用,种子SOD和CAT活性较24℃条件下有所增加;18℃时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5 g/L NaOH+10% PEG处理能显著降低MDA含量。萌发过程中,芹菜种子内部ABA含量下降,GA3、ZA含量增加。试剂组合及适当高温有利于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整齐度;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和激素水平会积极响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99.
以蛋清蛋白为原料,制备热诱导制取不可逆性凝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三聚磷酸钠(X1)、瓜尔胶(X2)、酪蛋白酸钠(X3)对蛋清蛋白热诱导不可逆性凝胶性质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X12,X22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X32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最佳配比为三聚磷酸钠质量分数0.100%,瓜尔胶质量分数0.100%,酪蛋白酸钠质量分数0.250%,此时蛋清蛋白凝胶强度预测值为550 g/cm2,实际值为542 g/cm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可信度强,具有很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习瓒娜  高健  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2916-292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