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29篇
基础科学   47篇
  72篇
综合类   1447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永琴 《植物医生》2003,16(6):10-1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年来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陕西等北方玉米产区新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蔓延快,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0%~30%,个别严重地块可达60%以上,对玉米  相似文献   
22.
引起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的萎蔫短小杆菌新致病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内蒙古临河市新发现了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从病斑所分离的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进行了鉴定,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不规则短杆状,有一根鞭毛、亚极生或侧生,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Cur. flaccumfaciens),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定名为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eticola pv. nov. Chen et al.,2000(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23.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治试验郑明祥胡盛根胡务义(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317007玉米叶斑病是玉米上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淳安县是一老病区,常年种植玉米13万亩左右,发病8万余亩,约占总面积的61.5%。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病害损失达170余万公斤。因此,我...  相似文献   
24.
玉米叶片受新月弯孢菌侵染后的细胞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玉米叶片受弯孢菌侵染后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菌侵入后,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着寄主细胞病变、坏死,菌丝可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随病菌侵入和在寄主体内扩展,寄主细胞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超微结构变化,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解体,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并最终解体、坏死、变形。细胞化学标记定位发现,受侵寄主细胞壁中纤维素、木聚糖和果胶质的标记密度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健康组织,表明细胞壁降解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生与病菌侵染和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胡麻轮作序列对土壤碳库的影响,2012-2016年通过4年定位试验,以连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胡麻频率下的轮作序列(F:休闲;PWFW:25%Flax、马铃薯-小麦-胡麻-小麦;WFWP:25%Flax、小麦-胡麻-小麦-马铃薯;FWPF:50%Flax、胡麻-小麦-马铃薯-胡麻;WPFF:50%Flax、小麦-马铃薯-胡麻-胡麻;FFFF:100%Flax、胡麻-胡麻-胡麻-胡麻)对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TOC)、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不同轮作序列和低胡麻频率显著增加了030 cm土层<0.25 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含量、TOC和POC含量,而随胡麻频率的增加三者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25%Flax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含量较播前和休闲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2.02%4.04%和9.56%11.73%;土壤有机碳(SOC)较连作显著增加5.95%7.48%。50%Flax处理下胡麻位置对土壤SOC影响显著,且轮作(FWPF)显著高于连作(WPFF)。060 cm土层土壤SOC含量表现为休闲>播前≈25%Flax>50%Flax>100%Flax。与连作相比,轮作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TOC和POC含量,呈现表层富集现象。土壤POC含量表现为25%Flax≈休闲>50%Flax>100%Flax。此外,轮作换茬显著增加了土壤MBC含量,且随着胡麻频率的增加,030 cm土层土壤MBC含量逐渐降低。与播前、休闲、轮作相比,连作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50%Flax(WPFF)轮作序列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的互作效应显著。综合来看,休闲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5%胡麻频率的轮作序列利于保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TOC、SOC和POC含量,而50%Flax轮作序列(WPFF)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碳氮比。表明25%胡麻频率的轮作序列均可维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是旱地胡麻比较理想的轮作序列。  相似文献   
26.
为了筛选防治太子参叶斑病的理想药剂,分别在施秉、余庆进行了4种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处理,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处理防治效果相当,防效较好,预防效果最差的是10%氟硅唑水乳剂。在发病前开始用药,间隔10d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有效控制太子参叶斑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7.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丰收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因病虫危害玉米常年损失在6~10%,严重的甚至能达到50%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迁,栽培模式的变革和品种的更换,一些次要病虫害又上升为主要病害,如玉米粗缩病、二点委夜蛾、弯孢霉叶斑病等新的病虫害不断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防治玉米病虫害已成为保证玉米可持续增产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8.
为了筛选出适宜天水市秦州区气候条件栽培的胡麻优良品种,对引进和现种植的5个胡麻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亚9号表现优良,折合产量2 406.32 kg/hm2,较宁亚10号(CK)增产15.06%,适宜在秦州区搭配宁亚17号、陇亚12号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9.
1病症及发病规律1.1褐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典型症状是叶斑和穿孔。最初在嫩叶表面出现针头状小紫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略带环纹。几天后便形成较小的穿孔,6月下旬以后发生在稍大的叶片  相似文献   
3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晋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的16个胡麻品种的14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胡麻品种中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同亚白1号、陇亚杂1号、轮选2号、NORLIN和宁亚14号;而US1662、繁峙胡麻、US2921、定亚23号和晋亚11号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差;各项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产量亚麻酸含量含油率硬脂酸千粒质量株高亚油酸含量木酚素含量粗脂肪含量单株秆质量棕榈酸含量单株果数单株粒质量。试验结果可为晋北干旱生态区胡麻育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