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54篇
  免费   1464篇
  国内免费   4049篇
林业   809篇
农学   4798篇
基础科学   70篇
  1781篇
综合类   17248篇
农作物   2996篇
水产渔业   1324篇
畜牧兽医   14929篇
园艺   1632篇
植物保护   1580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454篇
  2022年   1638篇
  2021年   1654篇
  2020年   1443篇
  2019年   1782篇
  2018年   900篇
  2017年   1329篇
  2016年   1608篇
  2015年   1638篇
  2014年   1921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863篇
  2011年   2879篇
  2010年   2754篇
  2009年   2870篇
  2008年   2859篇
  2007年   2351篇
  2006年   1952篇
  2005年   1815篇
  2004年   1475篇
  2003年   1368篇
  2002年   920篇
  2001年   987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产羔率高等优良种质特性。利用其这一宝贵遗传资源,通过同引入肉用品种杂交,培育适应农区条件的肉用多胎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82.
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的SNP对牛双胎性状的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为60%(6/10),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20%(2/10);在荷斯坦奶牛中,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25%(5/16),单胎母牛突变率为6.67%(1/15);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这表明选择FSHR基因的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经序列分析发现在FSHR基因的第150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C),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3.
湿热地带家禽三个重要基因的开发利用D.C.Johari和D.P.Singh印度中央家禽研究所最近,家禽育种研究已鉴定了几个重要的基因,利用它们提高鸡在热带气候和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这就是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裸颈基...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猪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猪的高繁殖力特性研究中,证实促卵泡素(FSH)β亚基和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可影响产仔数1-1.5头的主基因,本文从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生物作用、基因结构特点及与产仔数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89.
西红柿是老百姓十分喜爱的蔬菜。但西红柿果株在生长期间不耐寒,一个晚上霜冻就会导致其死亡。如果生长期间受到黄瓜花叶病病毒(CMV)的影响,植株也往往会变成棕色最后枯死。  相似文献   
90.
RAPD(B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快速、简捷、高效等优点,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RAPD技术已渗透到有关基因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单介绍RAPD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